严赛梅

作品数: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谭元春艳词文化土壤晚唐羁旅行役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教育》《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湖北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晚唐羁旅行役诗的吟咏主题被引量:2
《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34-36,52,共4页严赛梅 
晚唐羁旅行役诗的兴盛,源于晚唐特殊的社会环境。由于作者多,并且身份﹑遭遇各异,因而吟咏主题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主题有:士人长期淹留客寓中的凄惶苦况;漂泊他乡时的乡关之思;怀才不遇、沦落天涯的焦灼和愤慨;颠沛流离中的感时伤世。...
关键词:晚唐 羁旅行役诗 吟咏主题 
香来清静里 韵在寂寥时——《游玄岳记》赏析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8-19,共2页严赛梅 
《游玄岳记》是谭元春山水小品的代表作,它颇能体现谭元春甚至整个竟陵派诗文幽深孤峭的审美旨趣。《游玄岳记》的幽深孤峭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幽深静僻的境界,险怪奇峭的物象,孤衷峭性的性灵,自由尖新的表达方式。本文还简要分析了《...
关键词:《游玄岳记》 谭元春 山水小品 幽深孤峭 
说“叠字”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7年第6期62-63,共2页严赛梅 
叠字是文学作品中普遍运用的修辞手法。《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嘤嘤学草之韵。”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就有两百来篇使...
关键词:叠字 文学作品 《诗经》 修辞手法 文心雕龙 诗歌总集 魏晋时代 汉乐府 
谭元春诗歌创作初探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1-4,共4页严赛梅 
谭元春诗歌的基调是幽深孤峭,但不同题材的诗,风格又稍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家居诗于天真朴素之中寓凄清;交游诗于情浓意厚之中寓孤寂;山水诗于清微静笃之中寓苍寒;咏物诗于冷僻细微之中寓幽怨。
关键词:谭元春 诗歌 特征 
论《金瓶梅》中潘金莲的悲剧精神
《文学教育》2007年第4期94-95,共2页严赛梅 
潘金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塑造的最成功的艺术形象,是人们心目中集多种恶德劣性于一身的淫妇、悍妇、妒妇。从道德伦理的角度看,潘金莲确实是一个令人发指的反面形象,但从美学悲剧的角度看,她却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不可多...
关键词:潘金莲 悲剧精神 西门庆 美学悲剧 悲剧人物 中国文学作品 世情小说 悲剧理论 性别文化 李瓶儿 
欧阳修艳词的文化土壤
《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91-93,共3页严赛梅 
欧阳修作为一个正统鸿儒却写了大量艳词,历来颇多非议。欧阳修的艳词是时代的产物。产生欧阳修艳词的文化土壤是:北宋好享乐的社会风尚;宋型文化使文人个性、爱好、行为受到尊重和保护;宋词娱乐、言私、言情、柔媚的文化定位。客观公正...
关键词:欧阳修 艳词 文化土壤 
《记念刘和珍君》的广博与深刻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6年第4期66-67,共2页严赛梅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 鲁迅 教学方法 中学 认知结构 教学效果 语文 
古诗词中虚实结合的几种表现形式被引量:1
《咸宁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40-41,共2页严赛梅 
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我们阅读欣赏诗歌时必须足够关注的现象。虚实结合得好可以使诗词蕴藉含蓄,有“飞动之趣”。虚实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本文仅就其常见的几种表现形式作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 表现形式 古诗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