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铿

作品数:65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梁杰夫张海娥胡旭杨晓斌张安娜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诗表情思,水现人生——论阴铿诗歌水意象书写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77-80,共4页王晓雪 
阴铿诗歌中出现了大量水意象并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中,水意象从应制走向真挚,一定程度上为诗歌赋予了浓厚的情感内涵;第二阶段中,水意象从“雨水”走向“湖水”,见证了诗人在理想与现实发生碰撞后产生的矛盾心理;第三阶...
关键词:阴铿 诗歌 水意象 情感内涵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论李白对阴铿诗歌的文学接受
《大观(东京文学)》2023年第2期10-12,共3页郭晓芸 
李白的诗歌在唐代成就很高,这离不开对前代文学的继承与发展。杜甫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阴铿的诗歌在词句、意象、对仗以及诗风等方面都影响到李白的创作,促进了李白诗歌体内容的充实、形式的进步、内涵的丰富以及诗风的形成。
关键词:李白 阴铿 诗歌 文学接受 
出土石刻与晋唐时期武威阴铿家族研究被引量:1
《敦煌学辑刊》2022年第3期174-184,共11页邵郁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陇右金石文献与古代文学研究新视野”(13BZW09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唐至北宋时期丝绸之路古迹、寺庙、驿站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文化传播”(18ZDA241)
阴铿是梁陈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囿于有限的传世史料,对其生平及其世系考证多有疏漏。新出《阴弘道墓志》《韦志潔墓志》及《邠王府长史阴府君碑》提供了诸多阴铿家族科第仕宦及婚姻材料,弥补了传世文献之不足,为研究阴氏家族提供了新的...
关键词:阴铿 家族世系 河西文化 文学活动 
杜甫“颇学阴何苦用心”考论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4期123-132,共10页胡旭 万一方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传世先唐别集的编纂、刊刻及流布研究”[项目编号:19BZW039]的阶段性成果。
杜甫创作上善于学习前人,且独具慧眼,梁、陈诗人何逊、阴铿颇受其推重。究其原因,一方面,杜甫与阴、何二人有相似的生活经历,情感上有很多共鸣;另一方面,阴、何诗的律化程度较高,风格清丽自然,多写生活经历与人生体验,内容和形式上亦贴...
关键词:杜甫 何逊 阴铿 苦用心 
新出土唐《阴弘道墓志》考释
《唐史论丛》2021年第1期240-247,共8页李建华 
武威阴氏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河西望族,其中最受世人关注的是梁陈时期的著名诗人阴铿,围绕其生平、履历、创作技巧、诗歌成就等学界多有论述[1].和阴铿相比,阴弘道其名不彰,新、旧《唐书》亦皆无传.《旧唐书·经籍志》载阴弘道撰述有...
关键词:《唐书》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春秋左氏传 弘道 阴铿 诗歌成就 《新唐书·艺文志》 《旧唐书·经籍志》 
《阴铿集》的结集与流传——著录、题跋、版本相结合的考察
《励耘学刊》2021年第1期323-337,405,406,共17页杨晓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胡风东渐与汉魏文学新变”,项目编号:18BZW041。
本文重点考察史志和官私书目中有关阴铿别集的著录,辑录、分析《阴铿集》及相关诗文集中的题跋,并结合现存明清以来各种《阴铿集》的版本,梳理勾勒《阴铿集》的结集、版本演变及其流传路径。阴铿的诗文作品原结集为三卷本,到隋代时散佚...
关键词:阴铿集 赵与懃刻本 阴常侍诗集 
先于李益有阴铿——武威籍诗人阴铿、李益简述
《时代人物》2021年第12期54-54,共1页柴多茂 
“不见古来盛名下,先于李益有阴铿。”这两句诗出自清代陕西学使许荪荃作的《武威绝句》,诗中提及的阴铿是南朝梁陈时期的重要诗人,李益是中唐时期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祖籍武威,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诗歌作品具有...
关键词:诗人阴铿 李益 简述 
李白对阴铿诗歌的接受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9期87-87,共1页王晓婕 
杜甫有诗云:“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李白在诗歌创作中对于前朝诗人阴铿的诗风是有一定的参考、学习和借鉴的,本文选取阴铿和李白的部分诗歌加以比较,探究李白对阴铿诗歌的接受情况。
关键词:李白 阴铿 接受 
阴铿诗歌“清省”风格分析
《长安学刊》2019年第5期37-39,共3页李娜 
杜甫曾以"清省"来概括南朝梁陈之际诗人阴铿的诗歌风格。本文拟就从诗歌文本出发,从体现在审美的"清"和语言的"省"两方面来分析阴铿诗歌的"清省"风格。"清"从诗歌审美内容和审美感受而言,表现为"清新""新壮""清迥";"省"针对诗歌语言而言...
关键词:阴铿 诗歌 清省 风格 
浅析由事入景、由景生情、由情化理——对孙楚、谢灵运、萧悫、阴铿四首诗的比较
《中国新通信》2019年第5期209-212,共4页董佳楠 
孙楚的祖饯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通篇带有浓厚的玄学说理色彩;谢灵运的纪行诗将山水写的自然可爱,结尾生硬转向玄言,情调艰涩消极,显事景情理割裂之弊;萧悫的流寓诗状景行云流水,轻盈之美有余,然而情志深沉不足;阴铿的纪行诗由纪行之事...
关键词:由事入景 由景生情 由情化理 割裂 融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