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雀山汉简

作品数:176被引量:16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连劭名陈伟武杨安郭丽张会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孙子》的文本离合与分层新论
《孙子研究》2024年第5期20-30,共11页于航 
在借助银雀山汉简讨论《孙子兵法》问题时,不必急于完全印证汉简本文字内容和传本《孙子》的对应关系,也应该为简本自身留出独立的研究空间,以便更加全面地考察其中蕴含的丰富可能性。而通过研究《孙子》书中“故”字在句首的主要语法功...
关键词:《孙子》 传本 银雀山汉简 分层 
论尉缭子的“文武之道”
《孙子研究》2024年第3期75-86,共12页张申 
“文武之道”原是指尧、舜、禹、汤、周文、周武等古代圣王治国平天下之道。20世纪70年代初,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发现了大批兵书残简,其中有与今本《尉缭子》[1]大致相同的残简六篇。残简中多有尉缭对“文、武”的论述,他以治兵实际为...
关键词:银雀山汉简 文武之道 《尉缭子》 兵家 刑德 
银雀山汉简《占书》中的用兵之时与天命思想
《中国哲学史》2024年第2期74-80,共7页孙飞燕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出土简帛与《史记·封禅书》新证”(项目编号:21YJC770021)阶段性成果。
银雀山汉简《占书》中从“天之明,日月乃明”到“虽胜其民,不有其土”部分讨论的是根据天象和人事占测征伐的兵时,而非根据天象或者杂占占卜吉凶。就用兵性质而言,《占书》讨论的不是具体的作战时间,而是与天命转移相关、与征伐的正当...
关键词:银雀山汉简 《占书》 用兵之时 天命思想 
论银雀山汉简系列隶变字体形成及作用
《孙子研究》2023年第5期17-23,共7页陈国兴 
银雀山汉简系列隶变字体与楚、秦文化汉字的发展走向有所不同,在汉字隶变过程中,保留着区域文化特征。以《孙子兵法》隶变字体为主的“兵”字演化及“一简两写字”现象,可寻迹探讨银雀山汉简系列隶变字体形成及作用。
关键词:孙子兵法 银雀山汉简系列 隶变字体 兵字比对 
简本《孙子》“率师比在陉”考释——越王勾践称雄诸侯的用间策略
《孙子研究》2023年第4期26-35,共10页高友谦 
银雀山汉简《孙子·用间》说:“周之兴也,吕牙在□。□□□□,率师比在陉。燕之兴也,苏秦在齐。”经过考证,作者认为,简文中的“率师比”,应指春秋末期卫国大夫“褚师比”;“陉”,应指陉邑,为鲁国大夫公孙有陉之封邑,“公孙有陉”又称...
关键词:银雀山汉简 孙子兵法 用间 率师比在陉 考释 
汉简《吴问》作成时间新探
《孙子研究》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高友谦 
关于银雀山汉简《吴问》的作成年代,以往学术界有春秋末期说、战国初期说和战国中期说等多种说法。经过考证,作者认为《吴问》终稿的作成时间应该是在七国之乱前的文、景时期,即前171前154年。《吴问》是政治寓言,是一篇献给吴王刘潭的...
关键词:银雀山汉简 孙子兵法 吴问 新探 
银雀山汉简的保护与影像采集被引量:2
《孙子研究》2018年第3期78-82,共5页冯令儒 马瑞文 
银雀山汉简自1972年发掘出土后,大部分采用蒸馏水饱水浸泡的方式保存于山东博物馆内。饱水法保存的竹简需要定期的进行清洗、换水、换装置等养护工作。2015年山东博物馆对饱水保存银雀山汉简进行了全面的保养、维护,这次过程中,还对银...
关键词:银雀山汉简 保护 影像采集 
银雀山汉简《六韬》的整理新发现
《孙子研究》2018年第3期83-85,共3页杨青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子项"银雀山汉简保护;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1972年,银雀山汉墓竹简《六韬》的出土,为研究《六韬》的篇章结构、流传情况、成书年代提供了新的资料。本文通过文献对读以及核查图版,对相关文字考释、编联等几处问题进行了补正。
关键词:银雀山汉简 六韬 文字考释 
银雀山汉简用字探源被引量:3
《孙子研究》2018年第3期86-90,共5页何家兴 王冰清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华简用字整理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18BYY143)
银雀山汉简作为汉初重要的简帛文献,用字现象具有一定的特点。本文简要考察其字词关系,总结其用字特征,具有"存古"和齐系文字的遗迹。
关键词:银雀山汉简 字词关系 用字特征 
“银雀山汉简保护整理与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简述被引量:1
《孙子研究》2018年第3期91-94,共4页卫松涛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子项"银雀山汉简保护;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银雀山汉墓简牍出土后,经过保护和整理,学术界对其概况已经基本了解。由于文物信息资料采集及预防性保护的需要和全面发表整理的需要,自2015年开始,山东博物馆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和高校展开了银雀山汉简保护、整理与研究项目,目前已经取...
关键词:银雀山汉简 预防性保护 整理与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