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陶

作品数:389被引量:1125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彭善国徐长青罗宏杰李伟东郎剑锋更多>>
相关机构:景德镇陶瓷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福建省德化县华茂陶瓷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红胎釉陶到白胎釉陶——北朝晚期邺城、晋阳釉陶的发展方向
《文物季刊》2025年第1期101-112,共12页任志录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隋唐宋元制瓷业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4AZD046)研究成果。
北朝晚期出现了一种白釉泛青、黄的釉陶,在以往的考古报告中,有称为瓷器者,有称为釉陶者,或称青瓷,或称白瓷,认知极为模糊,同时也就误判了北方青瓷与白瓷的起源问题。近年来,对于釉陶在北方存在的持续性、地域性都逐渐明晰,对魏晋南北...
关键词:邺城与晋阳 红胎釉陶 白胎釉陶 唐三彩 
明清时期广东石湾窑釉陶与山西珐华釉陶比较研究
《佛山陶瓷》2025年第3期137-140,149,共5页王嫚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岭南文化项目“古代‘海上陶瓷之路’背景下的广东窑业研究”(批准号:GD23LN08);2024年广州航海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2024年度广州市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传统艺术与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广航院〔2024〕54号,2024YBJG062);2022年度广州市教育局高校科研项目“岭南‘艺脉’传承视域下文旅船舶装饰设计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2235380)阶段性研究成果。
明清时期,广东石湾窑与山西地区民窑均为生产釉陶的主要窑场,所生产的釉陶器造型丰富、技法多样、色彩艳丽、纹饰新颖,表现出古朴、雅拙、粗犷的艺术特征。以出土材料以及传世器物为依据对两地釉陶产品在器物品种、坯胎制作方法、造型...
关键词:明清时期 广东石湾窑釉陶 山西珐华釉陶 比较研究 
伊兹尼克砂玻器和马约里卡锡釉陶的艺术互鉴研究(16—17世纪)
《美术大观》2024年第12期95-100,共6页杨静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龙泉窑考古学研究”(编号:19ZDA23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6批面上资助“中国古代陶瓷在伊朗的技术传播与艺术转译”(编号:2024M760476);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伊朗绘画中的中国风研究(13-17世纪)”(编号:24YSB020)阶段性研究成果。
16—17世纪为伊兹尼克砂玻器和马约里卡陶生产最辉煌的时期,两地的陶瓷在技术、美学层面均有了质的提高。更引人注目的是双方器皿上的“混合”艺术特征,反映出二者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本文以伊兹尼克砂玻器与意大利马约里卡陶上的装饰艺...
关键词:伊兹尼克砂玻器 马约里卡锡釉陶 艺术挪用 
彩绘釉陶戴笠帽女骑俑
《故事作文(高年级版)》2024年第12期62-65,共4页 
这件造型别致、彩绘精致的骑马女俑,出土于唐太宗的亲信——郑仁泰的墓中。女俑头戴一顶时尚的笠帽,骑马漫步,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重现了初唐仕女出行的风采。
关键词:唐太宗 彩绘 骑马 女俑 
南阳师范学院一号汉墓发掘简报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24年第1期84-88,11,共6页李怡霏(图) 张海滨(摄) 崔华 
1998年5月,南阳师范学院学生宿舍楼建设工地施工过程中发现古代墓葬一座(M1),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闻讯,进行了抢救性发掘。M1为一座“凸”字形砖室墓,出土各类器物30件,其中的红釉陶镇墓兽、铜龙虎镜在南阳地区比较少见。根据墓葬形制...
关键词:南阳 砖室墓 东汉晚期 釉陶镇墓兽 铜龙虎镜 
陕西西安枣园村乐学路汉墓M29发掘简报
《文博》2024年第4期12-18,I0001,共8页高博 张启厚 曹阳 陈怡江 
枣园村乐学路M29为长斜坡墓道土圹砖室墓,内券砖椁。随葬品虽遭严重盗扰,但墓室内仍残留有四件硬釉陶壶、鎏金铜器以及铜车马器。该墓年代为西汉晚期到新莽时期,规模较同时期中小型汉墓明显更大,随葬的硬釉陶壶在西安地区西汉中晚期大...
关键词:陕西西安 枣园村 汉墓 砖椁 硬釉陶 
走进天水市博物馆,精赏汉绿釉陶狗
《收藏》2024年第6期150-152,共3页赵文慧 
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的汉代绿釉陶狗是一件汉代绿釉精品。在众多珍贵藏品中以其独特魅力吸引无数游客的目光。这件陶狗的造型生动、线条流畅,仿佛散发着淡淡的古韵,不仅是汉代陶瓷工艺的杰出代表,更是古代人们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的生动体...
关键词:绿釉 陶瓷工艺 社会风貌 天水地区 陶狗 魅力吸引 釉陶 生活习俗 
2022年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镇念壕梁遗址发掘简报
《草原文物》2024年第1期53-60,共8页岳够明 王燕海(绘图) 海日汗(绘图/摄影) 徐焱(文/摄影) 李倩 王永胜 秦旭光 薛峰 
2022年4月至6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准格尔旗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对准格尔旗念壕梁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灰坑3座、单体窑址1座,出土瓦当、板瓦、筒瓦、釉陶屋脊兽等建筑构件及残瓷碗、残瓷罐等...
关键词:念壕梁遗址 陶窑 釉陶建筑构件 
扬州仓颉村与西汉“苍颉”铭熏炉关系初探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24年第1期78-83,共6页李智 
扬州市杨庙镇有仓颉村,村内有仓颉山、苍颉庙。2004年在该村附近的西汉墓中出土了一件西汉时期的“苍颉”铭青釉陶熏炉,村子的名称和出土文物上的铭文重合,引发了诸多猜测。本文认为,仓颉村、仓颉山的名称,得名于村内始建于宋代的苍颉帝...
关键词:仓颉 “苍颉”铭青釉陶熏炉 仓颉村 苍颉篇 
唐代蓝釉陶驴
《环球人文地理》2024年第8期106-106,共1页寸日(文/图) 
驴是一种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物,许慎《说文解字》载:“驴,似马,长耳。”但从《史记·匈奴列传》可知,驴本为匈奴奇畜,后引进中原地区开始饲养。东汉时驴已成了普通家畜,魏晋时期文人雅士颇爱驴。唐代,驴在交通运输、祭祀、民众生活出行等...
关键词:匈奴列传 文人雅士 交通运输 《说文解字》 民众生活 中原地区 魏晋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