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解系统

作品数:8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夏苗朱晓立陈刚张殿业张成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铁道科学》《哈尔滨铁道科技》《系统仿真学报》《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更多>>
相关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基于Anylogic仿真的编组站到解系统研究被引量:2
《哈尔滨铁道科技》2019年第2期10-13,共4页孙冲 
铁路货物运输能力大、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在货物运输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编组站是铁路货物运输的重要节点,编组站的解编能力强弱影响货物运输的效率,本文首先对编组站到解系统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建立到解系统理论模型,最后以A站...
关键词:编组站 到解系统 仿真建模 
编组站到解系统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被引量:9
《中国铁道科学》2010年第3期120-125,共6页李海鹰 张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60736047);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08X009-B)
根据编组站到解系统列流到达特征,按照列流到达密度界定的1 d内货物列车到达繁忙期、空闲期和普通期3种时段,给出计算编组站到解系统通过能力的计算公式。繁忙期到解系统的通过能力为驼峰高峰解体能力与到达场用于解体货物列车技术作业...
关键词:编组站 到解系统 通过能力 计算方法 非均衡运输 
编组站到解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动态仿真分析被引量:6
《系统仿真学报》2007年第15期3595-3598,3608,共5页孙琦 周磊山 乐逸祥 吴晓东 
编组站到解系统匹配和协调问题一直是铁路运输领域研究的热点。该问题的实质就是如何确定到解系统各部分的合理配置关系。在对既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车站系统能力协调方法的不足,定义了系统能力,提出了到解系统动态能力协...
关键词:到解系统 匹配 协调 仿真分析 
编组站解体能力影响因素的仿真技术研究被引量:11
《中国铁道科学》2006年第2期126-131,共6页陈刚 张殿业 张成 赵文娟 
编组站到解系统仿真属于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对所有有关实体状态变化过程的模拟。实体包括编组站固定设备实体、技术作业实体和临时实体。根据实体状态在编组站到解系统各项作业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实体又可以分为二元状态实体、矢量状态...
关键词:编组站 到解系统 仿真 解体能力 
提速干线上编组站到解系统匹配与协调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3
《中国铁道科学》2004年第4期112-115,共4页朱晓立 李夏苗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02X017 B)
提速干线上编组站到解系统作业特点是到达列车流不均衡。运用排队论和随机过程理论,定量分析系统出现饱和状态的条件,即驼峰作业负荷达到临界负荷,输入流强度的增加,将导致到解系统在临界密集到达时间内进入饱和状态。临界负荷主要取决...
关键词:运输组织 编组站 到解系统 排队论 
试论新运行图下编组站到解子系统的工作组织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1年第4期338-340,344,共4页冷强田 韩宝明 滕靖 
通过分析现行列车运行图下输入车流对编组站到解系统的影响 ,指出了编组站到解系统所存在的部分问题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在运输组织方面的对策方案 .
关键词:编组站 到解系统 不均衡性 工作效率 列车提速 工作时间分配影响 模拟模型 
编制编组站班计划的方法
《铁道运营技术》2000年第2期54-57,60,共5页郑耀明 
目前,铁路编组站班计划是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列车到达及出发计划,结合车站的实际编制,计划质量的优劣与编制者个人素质高低直接相关。随着编组站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利用计算机辅助编制班计划,既可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程度。
关键词:编组站自动化 班计划 列车计划 编组场 驼峰解体能力 车流量 驼峰负荷 到解系统 SYIS系统 编制方法 
开行重载列车沿线编组站到解系统作业效率指标及接车延误率计算被引量:4
《中国铁道科学》1997年第3期93-102,共10页鞠洪钦 
开行重载列车可以使沿线编组站到解系统作业效率提高,驼峰负荷降低,车列待解时间缩短,到发线通过能力提高,接车延误率变小。
关键词:重载列车 接车延误率 到解系统 作业效率 编组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