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工具论

作品数:54被引量:14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东方于全有李慧黄小洲尹铁超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聊城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台州学院学报》《文学研究文摘》《汉字文化》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介与开显——伽达默尔诠释学语言观要义钩沉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傅永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经典诠释学基本文献整理与基本问题研究”(21&ZD054);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文明互鉴视域中的汉语哲学”。
在伽达默尔看来,自希腊哲学以降的西方主流哲学曲解了语言的本质,语言与存在相分离,被降格为工具化符号,用以指称或描摹存在的表现。伽达默尔反其道而行之,接榫由哈曼—赫尔德—洪堡特开创的德国语言哲学传统,立足存在论视位,将语言理...
关键词:语言 语言工具论 诠释学的语言学转向 语言存在论 中介与开显 
文学赖以存在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新解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4期16-17,共2页吴子林 
语言是人类最独特、最显著的行为活动和认知方式,在20世纪以来的文学理论发展历程中,文学的语言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沿问题。人们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囿于语言工具论,无视“语言”在文学中对内容...
关键词:文学理论发展 语言工具论 生成意义 前沿问题 语言的艺术 新解 认知方式 
重构新诗“汉语性”传统
《新华文摘》2023年第20期167-167,共1页罗小凤 
罗小凤在《社会科学》2023年第5期撰文指出,在新诗发展的百余年历程中,学界对于诗歌语言问题的探讨不绝如缕,但由于长期圃于“语言工具论”的认知范畴而未能发现汉语作为诗歌语言的本体特征。时至20世纪90年代,郑敏、王光明、杨炼等诗...
关键词:诗歌语言 新诗发展 王光明 杨炼 汉语性 本体特征 郑敏 语言工具论 
语言钥匙论之语言观论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43-51,共9页于全有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WZD201904);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2020lslktyb-089)。
语言钥匙论之语言观指的是以习近平近年在系列国际语言文化交流场合所提出的“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等为代表的有关语言的功能、语言的本质认识的新理念概括而来的一种新的语言...
关键词:语言哲学 语言观 语言钥匙论 语言工具论 
从语言工具论到语言目的论——胡适对现代母语文学的想象性构设被引量:3
《河北学刊》2019年第5期133-138,共6页杨经建 
2015年度湖南省教育厅(基地)科研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化进程》(15K079)
中国新文学起源于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以白话文运动为特征的语言变革,是中国新文学倡导者胡适进入并推进'文学革命'的起点与基础。胡适的文学语言观表现在两个层面上:其一是承担着社会文化变革与文学变革双重工具效能的白话文;其二是文...
关键词:胡适 语言工具论 语言目的论 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 
语言交际理论研究需要注意澄清的几个基本问题被引量:4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72-78,共7页于全有 
语言交际理论作为一种与语言本质问题认识相关联的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探索,在其萌生、发展、理论的科学梳理与科学表述上,目前仍存在着一些尚需进一步探讨、澄清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澄明与厘清,对我们进一步科学地揭...
关键词:语言交际理论 语言工具论 语言本质 语言哲学 
语言与意义——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被引量:3
《学术研究》2017年第2期1-8,共8页曹顺庆 林家钊 
中西文化和文论对语言与意义关系的论述,是中西文论关键词比较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中西方呈现出各自发展的态势,中国言意关系的主流是以语言工具论为代表的承认语言局限性的观点,主张通过体悟性的...
关键词:言意关系 语言工具论 语言本体论 中西比较 异质性 
魏晋南朝的文学语言观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42-45,共4页郭泓志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人的觉醒和文的自觉时代。伴随着文的自觉,魏晋南朝时期出现了对文学语言形式美的探讨的相关著述。人们的文学语言观由于受到先秦思想、人的觉醒、玄学清谈等多方面的影响,虽未能提升到语言本体论的层面,但对以后文学...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文学语言 语言工具论 
基于语言生态学重新诠释英语“语言工具论”被引量: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47-50,共4页刘春燕 
英语的全球化对世界语言生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中国也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尤为突出。本文分析"语言工具论"在中国盛行与这些负面影响的关系,指出"语言工具论"的片面性,提出应该正确地理解语言本质及其工具功能,充...
关键词:语言生态 英语全球化 语言工具论 文化渗透 
从课程论的角度谈在中国高校开设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123-123,共1页谢双梅 
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基础学校和高等学校,英语均作为主要外语来学习,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远不说世界上有多少国家和人口将英语作为母语和官方语言来使用,就说英语作为网络世界通用语,就能看出掌握英语的重要性。所以,在中国高校开设英...
关键词:语言工具论 语言人文论 高校英语教育 必要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