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理据

作品数:93被引量:345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冉永平赖彦李二占张克定徐国珍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南大学浙江传媒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异形词规范整理的词义语用理据:以“固步自封/故步自封”为例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85-91,共7页李芳 李晶龙 李娟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面向深度学习的融合式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23B0711);邵阳市社科联科研项目“邵阳市基础教育系统异形词推行情况研究”(23YBB15)。
在异形词词源理据语用磨损、义项分配障碍以及语义类同解析的共同影响下,言语使用者往往会根据异形成分的语素差异,对词义进行新的解析和系联,从而使得词义结构内部的义素得到不同程度的凸显。因此,在异形词规范整理时,应坚持动态、发...
关键词:异形词 语言文字规范 词义语用理据 
英语因果性并列构式的构成条件和认知语用理据被引量:2
《外语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6期803-813,958,共12页张克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隐喻性空间关系构式的认知研究”(16BYY005)的部分成果。
英语并列连词and可以将两个小句并置起来构成表达因果的并列构式。能够进入这种并列构式的小句必须同时满足四个限制条件,即整句性条件、语义相关性条件、时序性条件和同真性条件。作为一种复合构式,因果性并列构式表达的是一种隐含性...
关键词:因果性并列构式 限制条件 隐含性因果义 认知理据 语用理据 
网络谴责的语言实现方式及其社会语用理据被引量:4
《中国外语》2023年第4期37-45,共9页冉永平 雷容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语用共同体视域下网络和谐话语体系建构及引导机制研究”(编号:21AYY01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种公开谴责,网络谴责具有维系公共秩序、实现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针对高铁霸座不当行为的网络评论为语料,探讨公共网络语境下公开谴责的实现方式及其社会语用理据。研究发现,网民主要通过针对霸座乘客的负面道德评价、谴...
关键词:公开遣责 道德秩序 社会语用理据 网络语境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虚假不礼貌言语行为解读
《今古文创》2022年第9期114-116,共3页侯志茹 
在当今交际网络中,虚假不礼貌言语行为无论是对双方交际、多方交际还是跨文化交际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将Kluckhohn&Strodtbeck的价值取向作为理论基础,引入Haugh&Bousfield关于虚假不礼貌的研究,探讨美国情景...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虚假不礼貌 《破产姐妹》 语用理据 
汉语语境中矛盾与冲突的文化解读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63-65,共3页孙鹏 
人际冲突是汉语拒绝行为的重要诱因之一,但由于其负面性而在拒绝言语行为研究中被忽视。这一语境中的拒绝话语主要以传达负面情绪、加剧不和谐及维护自身利益为目的,其语义特征表现为:直接否定语、指令性话语、反诘和叙述个人信息等,是...
关键词:人际冲突 语义特征 语用功能 语用理据 
网络交际中不礼貌策略使用及语用理据探析-以微博评论为例
《时代人物》2020年第36期73-74,共2页王倩 
本研究以微博中一篇超话的评论话语为语料,以J. Culpeper的不礼貌策略为理论工具,考察网络语境下不礼貌策略的使用情况,并从人际关系管理理论的角度探析导致不礼貌话语产生的语用理据。
关键词:不礼貌策略 网络交际 
自由间接引语“双重声音”的认知语用分析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53-54,共2页刘慧云 
单纯依据句法形式特征很难确立自由间接引语的“双重声音”地位。从认知角度看,“双重声音”反映了模仿的本质,是文学性的最佳体现,是读者在特定的文学语境中对语篇成分解读的结果。从语用角度看,在自由间接引语中,转述者在转述人物话...
关键词:自由间接引语“双重声音” 认知理据 语用理据 
基于语料库语用标记语“我看”的语用身份历时研究被引量:1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89-94,共6页王怡康 
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重点项目“汉语副词类语用标记语的语用化研究”(2018zs13zd);安徽农业大学稳定和引进人才科研资助项目“汉语反预期副词类标记语的身份建构研究”(rc501901)。
在语用化理论框架下,依托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语料库,考察历时视角下“我看”演变为语用标记语的历史过程。结果显示,“我看”在历时维度上经历了充分的泛化过程,语用化程度较深。从语用理据来说,“我看”演变为语用标...
关键词:语用化 历时视角 语用身份 语用理据 人际关系 
冲突关系中情侣之间不礼貌话语语用策略分析
《现代交际》2019年第22期102-104,共3页韦琼梅 
随着Culpeper和Bousfield不礼貌模式的提出,不礼貌研究逐渐升温。从不礼貌语用实现策略的角度,对汉语情感类真人秀节目《爱情保卫战》中的话语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处于冲突关系下的情侣之间使用不礼貌话语的语用策略及其语用理据。研究发...
关键词:不礼貌 语用策略 语用理据 
语用身份论视角下话语标记语“哈”的研究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7期53-55,共3页高琳 陈思妍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017JYXM0474)
“哈”是人际交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之一。探讨了“哈”字作为话语标记语在人际交往中的语用功能及其所建构的人物身份,并分析了使用“哈”字的语用理据,结果表明:“哈”字具有协助推进的功能和语气缓和的功能。受到建立“和谐—提...
关键词:“哈” 语用功能 身份建构 语用理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