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史

作品数:37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润藩张国良刘自华龚振平陈洁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铁岭市果蚕管理站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花木盆景(上半月)》《当代畜牧》《中国种业》《猪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色系牡丹品种的百年育种史
《中国林业》2023年第4期86-91,共6页杨勇(文/摄) 
牡丹有九大色系,在这些花色中,白、粉、红、紫色是较为常见的颜色,而黑、蓝、绿、黄色是比较稀缺的。牡丹爱好者之间流传着“黑牡丹不黑、黄牡丹不黄、绿牡丹不绿”的说法。实际上,经过长达百年的育种,真正开黄色花的牡丹品种不断出现。
关键词:牡丹品种 黄牡丹 绿牡丹 黄色系 花色 
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调研报告被引量:1
《中国畜禽种业》2022年第10期49-51,共3页崔曼丽 额尔敦布和 陈林元 王双 
调研报告旨在阐述通辽市嘎达苏种畜繁育中心对中国西门塔尔牛将近60年的育种历史及发展现状,以提高对纯繁西门塔尔牛种质资源保护的重视度。此次调研采用查阅育种档案资料、实地调查、测量、数据整理的方法。嘎达苏为我国引进西门塔尔...
关键词:嘎达苏 中国西门塔尔牛 育种史 育种成绩 调研报告 
水稻育种史 中国的骄傲——以人教版“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为例被引量:2
《生物学通报》2019年第4期33-35,共3页陈洁 徐彤 
水稻育种起源于古代中国长江流域。进入20世纪以来,中国科学家进行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为世界粮食增产作出了巨大贡献。21世纪新兴的转基因育种和多倍体育种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堪称中国骄傲的水稻育种史,贯穿于人教版必修2第6章的遗...
关键词:水稻育种史 科技创新 爱国情怀 社会责任 
矮化中间砧‘寒富’苹果大苗建园关键技术被引量:2
《北方果树》2017年第5期18-19,22,共3页宣景宏 吕德国 杜国栋 杜刚 
辽宁省科技攻关及产业化项目(编号:2014204004)
‘寒富’苹果的选育成功是我国抗寒苹果育种史上的重大突破,在40°N以北和广大冷凉地区栽培优质大苹果成为可能,苹果适宜栽培的北界因此向北推移200km。截至2016年底,
关键词:大苹果 矮化中间砧 寒富 技术 建园 大苗 冷凉地区 育种史 
以世界猪育种史的得失为鉴培育优良猪种、生产优质猪肉
《猪业科学》2014年第10期122-123,4,共2页李润藩 单家鹏 
进入新世纪,猪育种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肉质下降,疾病加剧,治疗的困难、环境的污染愈来愈严重。而对消费者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直接入口的肉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保...
关键词:优良猪种 莱克多巴胺 肌内脂肪 优质猪肉 重金属超标 优质肉 梅山猪 太湖猪 约克夏 繁殖性能 
现代月季“变种之法”被引量:2
《花木盆景(上半月)》2014年第7期12-13,共2页刘青林 
1876年第一个现代月季品种‘法兰西'诞生以来,现代月季种群不断发展壮大,至今已有约三万个品种,这是其它任何观赏植物所不能比的,创造了植物育种史上的奇迹。月季新品种培育古已有之,古时称之为"变种";随着现代分子技术的发展,月季...
关键词:月季 变种 新品种培育 观赏植物 分子技术 培育技术 性状改良 育种史 
世界猪育种史的反思与教训
《中国猪业》2013年第9期30-31,共2页李润藩 
本文介绍了优质肉与优质猪的概念,反思了世界猪育种的历程,提出世界猪育种已从重视提高瘦肉率、生长速度、饲料报酬,转向重视提高繁殖力、增加产仔数、重视肉质、提高猪体质;中国猪育种应注意从中汲取教训,保护中国的地方猪品种,并介绍...
关键词:优质肉 猪育种史 反思 松辽黑猪 
生物技术和常规育种技术不应彼此孤立!
《种子科技》2013年第8期20-20,共1页
生物技术成大势所趋 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在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刚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近代育种史上发展最快、效力最高的作物改良技术。
关键词:生物技术 育种技术 孤立 转基因技术 品种选育 改良技术 产业化 育种史 
“中国的脊梁”——科技功臣王一航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3年第2期47-48,共2页
王一航选育出马铃薯新品种8个,已累计在省内外推广133.33余万hm2,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一成绩在我国的马铃薯新品种育种史上是第一人。
关键词:科技 中国 社会经济效益 新品种 马铃薯  育种史 选育 
“伟科702”将成为下一代玉米大面积推广品种
《北京农业(中旬刊)》2012年第10期52-53,共2页
“这是一个突破性成就,可能会使我国玉米育种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戴景瑞在考察了河南省玉米新品种“伟科702”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 大面积推广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 突破性 育种史 河南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