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让

作品数:141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少慧谢模楷潘林翁俊山李国慧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喝酒好店——石家庄刘大正驴肉火烧店
《休闲读品》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李寻 
河北是一个喝酒的好地方。唐代诗人李贺曾日:“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李贺终生怀才不遇,总在幻想遇见战国时期以养士闻名的赵国平原君。他甚至说有酒就得到赵国故地(今河北)去喝。关于燕赵大地,古称其“多慷慨悲歌之士”,...
关键词:高渐离 豫让 战国时期 怀才不遇 唐代诗人 燕赵大地 李贺 慷慨悲歌 
瘦马单衫刺客行
《中学生百科》2023年第36期52-53,共2页清风慕竹 少君(图) 
在司马迁所著的《刺客列传》中,豫让不过进行了两次不成功的刺杀行动,最后还搭上了性命,却被尊为史上第一刺客,这是为什么呢?豫让是晋国人,他要刺杀的对象是赵国国君赵襄子,原因是他的主人智伯在围攻赵襄子时被杀,且气愤的赵襄子将智氏...
关键词:豫让 赵襄子 刺客 《刺客列传》 报仇 
“侠”的态势:自适自在与超拔融合
《湖南文学》2023年第11期177-184,共8页段爱松 
自适自在在中国传统武侠世界里,“侠”的精神,有诸多价值取向,也有各自存活状态。比如践行“士为知己者死”精神的豫让;追求龟息隐逸之道,却被逼人世,毒死暴君秦始皇后被害的高誓;由非凡易容术介人国家战争,胜利后又自甘平凡生活的孟凡...
关键词:豫让 平凡生活 士为知己者死 自适 大唐气象 特立独行 价值取向 
慷慨悲歌豫让桥
《乡音》2023年第7期39-40,共2页王德彰 
在今河北邢台市襄都区翟村(原属邢台县)西南角,东围城路上,原有一座石板桥,历史相当悠久,仅称“豫让桥”且存世的岁月就长达2390年(公元前453年-1937年)。据传,这里是战国时期义士豫让刺赵襄子的地方。据明万历年间《顺德府志》记载,豫...
关键词:豫让 战国时期 明万历 围城 石板桥 慷慨悲歌 赵襄子 邢台县 
鱼隐之刃
《散文》2023年第5期20-24,共5页蒋蓝 
梁启超将《史记·刺客列传》所述五大刺客分为“为国事”“报恩仇”“助逆”三类,批评“助篡逆”的专诸乃“私人野心之奴隶”“无意识之义侠”。在《中国之武士道》里,他评析了豫让的壮烈之举后,特意以“新史氏又日”补充说,他并不认为...
关键词:豫让 尚武精神 专诸 武士道 侠客 《史记·刺客列传》 梁启超 无意识 
走进“士”的精神世界——《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豫让故事品读被引量:1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3年第4期26-28,76,共4页赵改燕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校级质量工程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高职本科人文通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研究——以‘大学语文’为例”的阶段性成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首批金课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豫让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中春秋后期的一名刺客,以“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形象广为人知。豫让知恩图报、忠贞不贰、舍身求义的侠士风范,反映了春秋时期“士”的部分精神特征,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值得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史记·刺客列传》  知遇  
历史上的复仇私斗之风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2年第11期6-8,共3页刘绪义 
自先秦至明清,华丽的历史背后隐藏有一部血腥的复仇私斗史,荆轲刺秦王、赵氏孤儿复仇记、武松血刃潘金莲等,历史和小说中人们无一不为主人公最终复仇成功而大呼痛快。撇开专诸刺王僚、聂政刺侠累、豫让刺赵襄、要离刺庆忌等著名刺客故...
关键词:赵氏孤儿 聂政 豫让 潘金莲 侠累 武松 复仇 私斗 
方孝孺的苦乐观
《群众》2022年第18期64-65,共2页赵映林 
方孝孺(1357—1402),明朝学者、文学家和思想家,历任汉中府学教授、翰林侍讲、侍讲学士等职。《明史·方孝孺列传》赞之为:“孝孺工文章,醇深雄迈。每一篇出,海内争相传诵。”《四库全书总目》称赞其文章“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苏轼)...
关键词:《古文观止》 《四库全书总目》 方孝孺 豫让 侍讲学士 苦乐观 选录标准 汉中府 
双雪涛《刺客爱人》中的历史与现实并置
《文学教育》2022年第22期138-141,共4页姜秋岑 王青 
双雪涛的《刺客爱人》通过叙述李页、马小千、姜丹以及霍光、宋百川、姜卫刚、马连众、王旭升、赵全等两代人的纠葛,穿插交织历史现实两个时空向度,揭露九十年代后期和二十一世纪初期两个时代的部分历史真相,在历史与现实并置的过程中...
关键词:双雪涛 《刺客爱人》 历史与现实 “豫让”剑 并置 倒错叙事 
先秦两汉“豫让刺赵襄子”故事流变研究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46-50,共5页陆湛 陈洪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KYCX20_2150);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BZW042)。
“豫让刺赵襄子”发生在春秋末期,该事件因“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内涵而广为流传。《韩非子》《吕氏春秋》《史记》《战国策》《新书》《淮南子》《说苑》等典籍均有记述,但由于创作环境和文本性质的不同,事件的叙事立场、人物形象及...
关键词:豫让 叙事 流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