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嘉体

作品数:23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白崇林英德钱志熙葛晓音孟国中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文学研究》《中国韵文学刊》《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刘劭之乱与元嘉体制的瓦解
《临沂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85-92,共8页葛焕礼 徐新猛 
元嘉时期,宋文帝有鉴于景平政局的失衡,一方面重用士族,另一方面又倚重于彭城王刘义康,以加强皇权。士族与宗室二者互相合作又彼此制衡,形成了元嘉体制。刘义康长期辅政,与士族形成紧密的关系。以刘湛为首的部分士族甚至积极谋划拥立刘...
关键词:刘劭 宋文帝 元嘉体制 
刘宋诗歌研究的成就与桎梏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26-29,33,共5页庄亮亮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YC[2018]004)
刘宋诗歌的研究为一代诗歌之研究。以往学者只是于文学史著作之中偶窥一隅,而现代学术肇始以来,对刘宋诗歌的研究业已取得令人称道的成果,补充了中国诗史,使其成为诗歌史中重要的一环。但此时期的诗歌研究在成熟的学术研究系统中,仍处...
关键词:刘宋 诗歌 元嘉体 成就 桎梏 
元嘉体成体论
《文山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80-82,90,共4页庄亮亮 
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刘宋时期诗赋的演化与对举”(YC[2018]004)
元嘉体最初见于严羽《沧浪诗话》,举谢灵运、颜延之、鲍照三大家为元嘉体式之代表。但元嘉体作为一种以年号为名的诗体,是立足于时间范围来讲的,必然有别于现代观念中的'体裁''体制'等所建立的文体范畴,但也非完全脱离。对古代文体中的...
关键词:元嘉体 韵律 体裁 体制 
刍议元嘉体之“繁”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9-11,15,共4页王玉林 
元嘉体是南朝刘宋文帝元嘉年间形成的一种诗风。其代表诗人谢灵运、颜延之与谢庄的诗歌均具"繁"的特征,但"繁"在诗中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元嘉体之"繁"继承汉魏乐府辞藻华丽及铺陈描摹的创作手法,一改东晋以来空虚浮浅的玄言诗风,既是...
关键词:元嘉体  诗学渊源 
论谢庄对“元嘉体”的“复”与“变”
《河北学刊》2018年第1期98-102,共5页姜剑云 孙耀庆 
"元嘉体"钟情山水题材,崇尚繁密、华美、精巧、奇险诗风,追求长篇大制,以五言句式为主,注重对偶,讲究押韵。谢庄的诗歌创作继承了"元嘉体"的上述特征,同时又有所变革。其变革主要表现为大力创作郊庙歌词,开拓清雅诗风,创作富有骚体...
关键词:谢庄 元嘉体 继承 变革 
论“元嘉体”诗歌的用韵特征被引量:1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60-63,共4页白崇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六朝文学演进中的正变问题研究"(GD12XZW02)成果
"元嘉体"诗歌以押平声韵为主,通韵规范基本定型,与唐诗声律运用大体吻合的现象非常明显。但在个别韵部的运用上,"元嘉体"用韵存在上古韵的遗留,通韵韵部的组合使用相对于唐律更为自由,整体上体现出新旧交融的状态。"元嘉体"的用韵是由...
关键词:元嘉体 用韵 古韵 唐律 
刘宋“诗运转关”考论被引量:2
《中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1期65-68,共4页白崇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六朝文学演进中的正变问题研究"(GD12XZW02)的阶段性成果
刘宋时期中古诗歌发生转型,因而被人称为"诗运转关"。"诗运转关"有三层含义:一是刘宋诗歌从玄言诗的阴影中走出,回归到魏晋诗歌传统上,得以健康发展;二是刘宋诗歌在声律、对仗等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启迪了后来的"永明体",在中国古...
关键词:刘宋诗歌 诗运转关 元嘉体 休鲍之风 
元嘉体的诗史意义
《中国韵文学刊》2010年第1期1-5,共5页时国强 
在中古诗风中元嘉体力大思雄,如崚嶒巨石磊落突起。但若就创作方法而言,元嘉体更多的还是师法于建安、太康,以致复兴了古诗却消亡了古法。元嘉体与唐宋诗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构成了元嘉、元和、元祐三关一脉的诗歌源流,并由此形成了一种...
关键词:元嘉体 诗史 意义 
从江鲍与沈谢看宋齐五言诗的沿革被引量:6
《学术研究》2010年第3期128-135,142,共9页葛晓音 
从元嘉体到永明体,五言体调经历了从古到近的重大变化。江淹和鲍照处于这一变化的转关时期,在宋齐诗的沿革中起了重要的过渡作用。江鲍诗在题材的拓展、体式的创新、抒情结构的处理、对偶句式的变化等方面已开启了永明体的端倪,仅仅从...
关键词:江鲍 沈谢 元嘉体 永明体 沿革 
论徐摛在梁代宫体诗形成中的作用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36-41,共6页李慧芳 
梁代宫体之名的缘起者徐摛是简文帝萧纲的老师,很受萧纲器重。他独特的文学思想对萧纲等人深有影响,推动了宫体诗产生:他的创作题材突破了永明体以咏物为主的限制,涉及到了内帷;他作诗好为"新变",诗风糅合了永明体的精致和元嘉体的抒情...
关键词:徐摛 梁代 宫体诗 咏物 永明体 元嘉体 华美诗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