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情怀

作品数:35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张次第曹萌李晓丽肖福平郑明璋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郑州大学西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时代文学》《英语世界》《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辑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苏轼饮食书写的道家情怀
《中国道教》2024年第5期63-69,共7页焦玉琴 
苏轼乃海涵地负之一代文宗,对书写对象、歌咏题材开掘力度极大,功行卓著。南宋王十朋曾评赞日:“东坡先生之英才绝识,卓冠一世,………故虽天地之造化,古今之兴替,风俗之消长,与夫山川、草木、禽兽、鳞介、昆虫之属,亦皆洞其机而贯其妙,...
关键词:注东坡先生诗 东坡先生 王十朋 《赤壁赋》 启蒙老师 道家文化 精神品格 道家情怀 
《活人丹方》与明末儒家天主教徒王徵的道家情怀
《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5期180-185,共6页丁锐中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秦晋地区天主教珍稀碑刻搜集、整理与研究”(20BZJ031)阶段性成果。
王徵(1571—1644)所作《活人丹方》见于刘凝编辑《天学集解》。这份珍贵的文献对于研究王徵的信仰是有价值的。本文结合《活人丹方》的内容阐述了王徵的“畏天爱人”之学及其功行。其次,从该丹方的源流来看,《活人丹方》仿照了明代宗本...
关键词:活人丹方 畏天爱人 了一道人 道家 
忘机齐物我,适意各行藏——孙致弥诗的道家情怀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71-74,共4页吴思增 
明清之际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过渡时期,各种思潮活跃,孙致弥作为清初重要的云间文学家,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是其人生的根基和生命安顿之所,尤其是道家文化在其思想和文学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双重...
关键词:孙致弥 嘉定 诗风 道家 
徐达左的儒隐品格与诗学观念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140-147,共8页左东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4ZDB073)的阶段性成果。
徐达左的《耕渔轩诗卷》之所以闻名于当时与后世,与其儒隐的品格及独特的诗学观念密不可分。徐达左既有隐逸的情怀与超越的境界,又有坚持操守、尊师重道与重视家族教育的儒者品格。徐达左的诗学观念以追求山水审美的超然闲适为目的,却...
关键词:儒隐品格 道家情怀 感发教化 超然闲适 
论小说《京华烟云》中道家情怀的复杂性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2期28-29,共2页戴阿峰 
与一般社会政治性极强的小说不同,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主题意蕴的开掘,无不透露出一种以道家思想为主体,兼融古今中西多种思想成分的文化意识,本文拟以姚思安姚木兰父女二人的道...
关键词:《京华烟云》 道家情怀 复杂性 
清虚恬淡,任道自然——试论张华诗文中的道家情怀
《北方文学》2019年第18期52-53,共2页张璇 
魏晋时期复杂的政治时局以及儒释道三家的共生,使得张华诗文中蕴含着儒、道、侠等多重情怀。这种复杂的情怀对其诗风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文章以张华诗文为研究对象,重点品评其诗文中的“无为”之意,以此来探究张华对道家“清虚恬...
关键词:张华 道家 自然 
中国人的道家情怀(节选三)
《英语世界》2016年第12期93-95,124,共4页林同济 彭发胜 
我们不能把道家的退隐同佛教的出家混淆起来,这一点很重要。佛家对受苦受难的众生有无限的慈悲,所以才出家;他的心情是沉重的。
关键词:道家情怀 中国人 节选 出家 佛教 慈悲 受难 心情 
中国人的道家情怀(节选二)
《英语世界》2016年第11期74-78,共5页林同济 彭发胜 
道家思想可以定义为经过尼采所说的“伟大的不信任”之火洗礼的浪漫个体主义。对于谦恭而合群的儒家思想,它是自然而必要的抗衡。无论发生何事,道家信徒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批判”,他在这个过分人性化的世界里看到了太多的愚昧和恶趣...
关键词:道家情怀 中国人 节选 个体主义 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人性化 批判 
论《神雕侠侣》中的道家情怀被引量:2
《嘉兴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25-30,共6页刘晓民 
金庸的《神雕侠侣》一书,集中表现了金庸的道家追求。无论是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都具有鲜明的道家思想特色。以杨过为代表人物的人格追求,体现了道家至真至性的理想人格;故事情节体现了老庄思想对名教的反叛,其书的...
关键词:《神雕侠侣》 老庄 道家 金庸 
浅析元好问《鹧鸪天》词中的隐逸与道家情怀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年第10期21-22,共2页毕宇甜 
元好问一生创作的词有将近400首,其中《鹧鸪天》词牌数量较多,且贯穿其创作历程。本文重点从《鹧鸪天》词作中分析其隐逸与道教情怀,并揭示其内在原因。
关键词:元好问 《鹧鸪天》词 隐逸 道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