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增

作品数:16被引量:1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诗风传统文化文化传承西学新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天中学刊》《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四川戏剧》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忘机齐物我,适意各行藏——孙致弥诗的道家情怀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71-74,共4页吴思增 
明清之际是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过渡时期,各种思潮活跃,孙致弥作为清初重要的云间文学家,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是其人生的根基和生命安顿之所,尤其是道家文化在其思想和文学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双重...
关键词:孙致弥 嘉定 诗风 道家 
儒道西学——许缵曾思想与治学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42-51,共10页吴思增 
许缵曾是清初西学东渐思潮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以许缵曾诗文创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思想构成及治学风格,以观传统文化、西学交织背景下清初部分文人的精神世界。可以说,“儒学本位”仍是云间士人的思想基础,西学对许缵曾治学研究的影...
关键词:许缵曾 西学东渐 诗学 西学 儒道 
孙致弥早期诗作的情感意蕴分析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50-60,共11页吴思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15YJC751047)。
孙致弥(1642-1709)是清初云间重要文学家,嘉定六君子之一,他才情藻逸,尤长于诗,出仕之前,创作了大量具有遗民情怀的诗歌作品,诗中常含感愤不平之气,体现了“悲以深,壮以婉”的美学风貌,且能符合怨而不怒、具中和之美的雅正之旨。本文选...
关键词:孙致弥 嘉定 诗风 遗民 
儒家教育思想与高校师德建设被引量:2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6-9,共4页吴思增 
华东理工大学教师思政和师德建设研究课题《儒家教育思想与高校师德建设》(项目编号:YL0109003)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提升教师工作水平的关键,如何深化师德研究,是近年来教师思政的研究热点。本文拟对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思想中关于师德师风的内容进行梳理和研究,与当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比较,分析二者的承接关系;并深入发掘儒家教...
关键词:师德 儒家 教育思想 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与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被引量:2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102-106,共5页吴思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5YJC751047)
文化是软实力,是区别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是不可抵御的时代潮流。如何在当代社会中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脉搏,如何使传统文化经典转化为学生人格成长和道德塑造的营养,是摆在每一...
关键词:传统文化 人文素质 教育 文明 
孙致弥早期诗风与云间余韵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62-66,共5页吴思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5YJC751047)
云间派是明清之际最重要的三大诗歌流派之一,入清之后,衰落迅速,云间诗风在松江一地何以为续,是否中断?学界少有论及。清初大家孙致弥,其诗飞腾绮丽,雄放挥洒,尤其是早期诗风,对云间大家陈子龙诗多有借鉴,又由于其"西学"家风背景,呈现...
关键词:孙致弥 陈子龙 云间诗派 诗风 
从儒学到西学:信仰的移变与文艺创作——吴渔山诗画论
《四川戏剧》2016年第2期50-54,共5页吴思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5YJC751047
吴渔山是清初绘画名家、诗人,松江天主教传播的推动者,也是反映松江西学传播状况的典型个案。本文旨在从其诗画创作中,探查西学作用于松江士人的真实状况,西学与固有传统信仰之间的矛盾、融合及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吴渔山 松江 西学 诗画 
当代大学生成人仪式的调研及思考被引量:3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6期76-80,共5页江玥曈 吴思增 闫丰 郑司雨 王琦 
中国传统成人仪式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和深刻内涵。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参加"成人仪式"情况的调查,呈现当代成人礼和成人意识的发展状况,解析中国传统成人礼文化的核心精神,通过设计富有传统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新成人仪式,探讨传承华夏优...
关键词:大学生 成人仪式 传统文化 成人意识 
论假日经济中的传统节日文化传承被引量:2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53-56,共4页吴思增 
自传统节日法定假日化以来,传统节日的保护工作多层次地展开:政府决策导向、社会媒体推介传播、学校教育普及等。其中,作为基础工作之一的高校人文类选修课程的设置,对普及民俗知识、培养青少年文化自觉、传承节日文化有积极作用。本文...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传承 假日经济 
尚丽崇悲,情气相合——读陈子龙易水诗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年第3期84-85,98,共3页吴思增 
《渡易水》与《易水歌》是明末云间派大家陈子龙在国变前后的两篇重要作品,体现出尚丽崇悲、情气相合的诗歌美学新质,对于研究明清易代之际文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陈子龙 易水歌 诗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