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氏

作品数:565被引量:73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富学余太山袁炜王建新林梅村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禺氏之玉”斟议兼论月氏的原居地问题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42-49,共8页樊丽沙 杨富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元民族文化与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断代研究”(23AZS004)。
早在张骞通使西域之前,东西方之间便存在着一条西玉东输之路。传世文献中有“玉出昆冈”和“禺氏之玉”之谓,学界一般皆指其为和田玉,因月氏转运昆仑玉至中原而得名。近期,河西马鬃山发现了径保尔草场玉矿和寒窑子草场玉矿两大遗址,敦...
关键词:禺氏之玉 和田玉 河西玉矿 月氏故乡 敦煌 
张骞出使西域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2024年第11期74-75,共2页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汉武帝为了争取联合力量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原生活于近祁连山、敦煌一带,后被匈奴逼迫西迁),希望大月氏与汉联合,东西两面夹击匈奴,以收复河西失地。
关键词:匈奴 大月氏 西迁 汉武帝 敦煌 出使 张骞 西域 
说“敦煌”
《新华文摘》2024年第21期58-61,共4页郝春文 
1“敦煌”一词的出现及早期的解释中文“敦煌”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原文是:“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以上引文的背景是汉武帝向张骞询问西域各国的情况,张骞在介绍大月氏时提到了敦煌这个地名。这段对话发生的时间是在...
关键词:大月氏 敦煌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 汉武帝 
西大教授“西域考古记”
《西部大开发》2024年第10期140-144,共5页田亮 李若冰 
两千多年前,张骞一路西行,历经13年,终于找到月氏王国,虽未能说服其与大汉结成联盟,但开辟了流传千年的丝绸之路。两千多年后,王建新也带领团队向西出发,多年来,他们从陕西、甘肃、新疆一路向西,苦心追寻月氏遗迹,几乎重走了丝绸之路。
关键词:丝绸之路 月氏 西域考古 
石勒:从奴秉到大将军
《书摘》2024年第8期69-72,共4页醉罢君山 
匈奴族人刘渊创建的汉国之所以能横扫四方,在于拥有精兵猛将,在所有猛将中,以石勒最为骁勇善战。石勒是羯族人,羯曾经隶属于匈奴,称为“匈奴别部”。关于羯族人,史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是月氏国人,有的认为是西域胡人,有的认为是...
关键词:骁勇善战 羯族 石勒 上党郡 康居 匈奴 月氏 西域胡人 
敦煌千年壁,云飞风起时
《孔子学院(中俄文对照版)》2024年第4期14-21,共8页冯晓花 李利群(翻译) 
“敦煌”一词最早出现于《史记·大宛列传》中张骞给汉武帝的报告:“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公元111年,汉武帝设立了敦煌郡。公元400年,敦煌太守李称“凉王”,建立西凉政权,以敦煌为都城。当时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要塞、中西文化的交流...
关键词:敦煌郡 丝绸之路 敦煌太守 月氏 云飞风起 汉武帝 《史记·大宛列传》 西凉 
昭武城与月氏人:内陆亚洲多元文化的交流交融
《丝绸之路》2024年第2期123-130,共8页王肖依 
2021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张掖历史人文地理研究”(2021QN031);甘肃省民委2024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项目“明代河西走廊中部族群的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因地理环境相似,中亚人群长期进入河西走廊,并与华夏中原地区保持联系。这其中,月氏人很可能沿着绿洲频繁往来于东西方,并于先秦时期在河西走廊留下了如骟马文化这样的遗存。秦汉时期的昭武城(今甘肃临泽一带)很可能是月氏人西迁前在河...
关键词:昭武 月氏 河西走廊 内陆亚洲 丝绸之路 
丝路织就的唐代毡毯
《北京观察》2024年第6期76-79,共4页陈南 
在古代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交往中,毛织毡毯是重要的物质媒介之一。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从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西亚,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被开辟,丝绸之路基本形成。自此,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日渐...
关键词:西域诸国 丝绸之路 物质媒介 大月氏 文化交往 毛纺织物 玉门关 
塔什库尔干风情
《集邮博览》2024年第6期41-43,共3页青兰 
公元前128年的一天,西域大漠深处,伴随着驼铃声的逐渐清晰,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正带领一支庞大的使团穿行在帕米尔地区的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之境。自张骞通使西域后,前往大月氏、安息等国的使节和商人不断经过帕米尔地区,帕...
关键词:古代丝绸之路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大月氏 帕米尔 使节 使团 
“大宛”“大夏”国名的语源
《新华文摘》2024年第6期165-166,共2页徐晓旭 
徐晓旭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撰文指出,“大宛”“大夏”首次出现于《史记·大宛列传》,是张骞在通使西域时遇到的两个国家。张骞当时到达的是一个解体中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国王虽已不存在,但巴克特里亚和费尔干纳的...
关键词:巴克特里亚 大宛 大月氏 政治局面 大夏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 索格狄亚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