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回族

作品数:146被引量:17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姚继德马维良冯瑜马经马兴东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一般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云南回族祈雨龙牌及相关仪式差异性研究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17-20,共4页王飞凤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ZD214)阶段性成果。
祈雨文化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兼具各自地域及民族特色。祈雨所用器物、场所等是重要的水文化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地域民族水的崇拜、水的观念等水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以云南回族祈雨所用龙牌为研究的物质载体,与...
关键词:云南回族 北方汉族 祈雨龙牌 对比研究 
多民族文化场域中回族传统村落的——以云南大理东莲花村为例被引量:1
《旅游与摄影》2022年第22期78-80,共3页朱静 王健丰 
回族在我国整体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云南是我国回族人口相对较多的一个省份。云南回族同汉族、彝族、白族、苗族、藏族等多民族共居,多元文化场域对回族传统村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其适应性、功能性和发展模式提出了考验。东莲花...
关键词:云南回族 传统村落 文化旅游 
传播学视域下的民族文学艺术审美研究——评《地域·民族·文学:明清云南回族文学研究》
《新闻爱好者》2021年第7期I0003-I0004,共2页唐骋帆 
民族文学作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载体,无疑能够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助力。基于此,文学工作者自我国步入新的发展阶段以来,就将不断加强中国民族文学的弘扬与传播当成工作的重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国际社会间政...
关键词:文学工作者 回族文学 审美研究 文化载体 对外传播 精神文化需求 中国民族文学 明清云南 
古道、马帮与住居格局:时空视域下的云南回族建筑文化研究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1年第1期261-283,共23页苏涛 
本文以云南回族建筑为考察对象,采用一种时空分析视角,从云南回族建筑的地域性特征切入,通过对回族建筑与古道、马帮之间关系的探索,展开对云南回族建筑种种表现以及回族文化逻辑和民族特性的理解。
关键词:回族建筑 西南丝路 马帮 
边界与聚合:社会互动视角下的云南回族圣纪节考察被引量:4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54-59,共6页马小娟 杨红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南地区回族社群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18CXW014)阶段成果。
与其他地区回族相比,云南大理上丰呈庄回族在举办圣纪节的时间选择、可参与者身份规定等方面表现出一些差异性地方特点。对上丰呈庄回族圣纪节仪式的考察表明,作为社会互动的重要环节,仪式中的互访与共餐既增强了回族内部的凝聚力,也通...
关键词:民族 边界 聚合 社会互动 圣纪节 
褚时健的人生之路
《各界》2019年第13期17-21,共5页卢省军 
清朝末年,为镇压云南回族起义,朝廷派兵进驻云南,事平之后,有的返回内地,有的则被就地遣散,“自谋生理”,一位从河南征兵来的褚姓男子就这样扎根云南。到褚发珍这一代时,上过学又机灵能干的他花钱捐了“监生”,谋到了乡长和团练的职位,...
关键词:褚时健 人生 云南回族 清朝末年 交界处 宜良县 华宁县 职位 
浅谈云南回族的生存适应机制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9年第1期168-173,共6页李红春 
2018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研究创新团队”及院立项目“云南散杂居回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有关族群社会文化的研究范式中对于生存适应的微观认知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往往将族群文化变迁、经济发展的历史微观过程视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忽视了不同族群主体的能动性以及历史生存场域的特殊性。地处西南一隅的云南回族社会,呈...
关键词:云南回族 生存策略 主体性 
云南回族与汉族小学教师专业标准适应性调查研究
《昭通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67-73,共7页杨其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校本课程开发”(16CKS046)
适应性是指小学一线教师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适应的程度和素养的差距程度。针对《标准》中的60条基本要求,自编问卷,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昆明、昭通、曲靖、大理、玉溪的小学教师作为被试,共计发放问卷2000份,实际有...
关键词:回族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适应性 调查研究 
元明时期云南回族文化教育的发展及其变迁被引量:1
《大理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20-25,共6页马良成 
大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项目"经堂教育云南学派与伊斯兰教中国化研究"(KYBS2018023)
围寺而居的"家庭教育"是云南回族教育的初级模式和启蒙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形式不固定,也不庞杂,活动范围比较小,绝大多数时候是在家里,亦可以说是以"家学"辅以简单的"寺学"而实施的,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回族的国民性格和国家心理趋同,奠...
关键词:回族文化 儒家文化 家庭教育 经堂教育 大理回族 
明清以来云南回族的迁移及跨文化对话研究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45-48,共4页马创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云南伊斯兰教的跨文化对话研究"(15YJC730003)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历史上各民族的不断迁徙和交融从未停止。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迁移至云南始于唐代,部分在元代随军进入云南。明清时期,回回移民又大规模的进入云南,使云南成为全国仅次于西北的回族聚居区。云南回族在不断迁移的过程...
关键词:云南回族 迁移 跨文化对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