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

作品数:5222被引量:10705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付曲夷张再良李家庚吕翠霞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培育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半夏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规律探析被引量:2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82-84,共3页史花兰 程仕萍 李桂香 徐秀梅 周平生 
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0B0327);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2019WBZR005)。
[目的]探析《伤寒杂病论》中半夏的应用规律,为半夏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与借鉴。[方法]利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手段,对《伤寒杂病论》及其不同时代的18本具有代表性的注书中应用了半夏的经方进行证素知识提取,在Access软件上构建含半夏经...
关键词:半夏 经方 《伤寒杂病论》 数据挖掘 
经方中芍药“泄肝浊”作用的体现被引量:3
《中国民间疗法》2022年第9期48-50,共3页常宏 宿玮洁 张美沙 杜晨光 王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03936);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QN2019004);华北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BS2017062)。
芍药在《伤寒杂病论》中应用广泛,赤白芍之争论至今悬而未决。众医家对芍药在经方中的功效论证亦无统一之见。该文认为,对芍药功效的理解应当立足于张仲景的时代特点,《神农本草经》中芍药的功效更多体现为通、泄、利、破的特性。该文提...
关键词:经方 芍药 伤寒杂病论 泄肝浊 
《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定量思想初探被引量:1
《光明中医》2022年第4期582-584,共3页张雨璇 赵红玉 
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o.5151900615)。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中医教育的核心课程,是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医临床医学著作,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定量思想,具有深刻的医学研究意义。此文从理、法、方、药4个方面入手,结合对原文和方证的分析,初探定量...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理法方药 定量思想 
四逆散合方辨治疑难杂症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中医药通报》2021年第6期60-62,共3页晁利芹 
河南中医药大学博士基金(No.BSJJ2016-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804196)。
笔者运用四逆散为基础方再进行合方,扩大了其治疗范围,且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如四逆散、甘草泻心汤与半夏厚朴汤合方辨治复发性口腔溃疡;四逆散、桂枝茯苓丸与当归补血汤合方辨治心动过缓;四逆散与射干麻黄汤合方辨治...
关键词:四逆散 合方 经方 疑难杂症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运用五苓散原义探析被引量:12
《中医学报》2021年第3期475-477,共3页郭永胜 黄书婷 渠景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81660789);贵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教改专项项目(YFYJG2019-19);贵中医博士启动项目{[2019]26号}。
五苓散所主之证既非脱水,也不仅是下焦膀胱蓄水和单纯的胃脘停饮。五苓散的适应证涉及胃肠之"游溢精气"功能、脾的升清布散水津功能、肺的输布肃降功能以及三焦水道的通调功能。五苓散可健运中焦、助脾散精、促进肺的布散,使津液得以濡...
关键词:五苓散 水饮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常变”思维临床应用
《河南中医》2017年第10期1692-1694,共3页孙鸿昌 蔡超产 陈晓辉 
河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博士基金项目(编号:BSJJ2011-23)
常变辨证思维,核心理念是"知常达变"。病机的稳定性为"常",病机的非常规性为"变"。仲景既有"浮则为风"之说,又有"浮则为虚"之论,"浮则为风"为浮脉主病之常理,"浮则为虚"为浮脉主病之变法应用,切脉诊病要有"常变"观念,关键在于具体问题...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常变” “知常达变” “脉证合参”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病脉证并治”诊疗思维模式临床应用被引量:9
《河南中医》2017年第6期940-942,共3页孙鸿昌 张晓艳 蔡超产 陈晓辉 
河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博士基金项目(编号:BSJJ2011-23)
目前中医收集病理资料的方式依然是望闻问切,形式上与古人相同,但在具体操作上却相差较大。现代中医过分依赖问诊,主要依靠病人陈述,望闻问切结束方开始分析病情;而古代大医却较重视脉诊,参考问诊,脉诊的过程即是诊断辨证的过程,相比之...
关键词:“病脉证并治” 诊疗思维模式 脉象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同药异量方探析
《河南中医》2017年第5期754-758,共5页李薇薇 姬卫国 邵雷 梁鹤 
河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博士基金(编号:BSJJ2011-23)
药物相同而剂量不同,会影响处方的功效。张仲景用方多妙在用量,很多重复出现的药物剂量往往不同,有的差异还很大。急危重症多使用大剂量以切中病机,中病即当减少用量,当病情稳定之后,针对病机,可用小剂量徐徐图之。一方面,仲景对于同药...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 同药异量 张仲景 
从元真通畅理论探讨桂枝汤汗出机制被引量:4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4期1179-1181,共3页刘飒 谢世平 宋建平 张淼 张海燕 马素娜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N o.2012Z X10005001-005);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基金(No.BSJJ2012-12;No.BSJJ2012-24)~~
"五脏元真通畅"为张仲景治病防病的基本思想,桂枝汤在《伤寒杂病论》中应用广泛,关于桂枝汤调和营卫探讨众说纷纭,文章通过从元真通畅理论对桂枝汤的组方机制、止汗发汗的机制和应用进行探讨,认为桂枝汤可作为调和元真通畅的基本方。
关键词:五脏元真通畅 桂枝汤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 止汗 发汗 
王付教授辨治杂病用药经验简述被引量:2
《光明中医》2015年第7期1393-1394,共2页张延武 
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基金(No.BSJJ2009-19)
王付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教学名师,学出伤寒,用药用方多宗仲景,善用经方,并且常用十八反、十九畏配伍,治疗疑难杂症,在用药方面也有独特可取之处,本文就其治疗杂病用药经验做一个简要总结。王付教授不仅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取得诸多业绩,而...
关键词:王付 杂病 用药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