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色蛤仔

作品数:15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瑞青包振民高澜刘相全方建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齐鲁渔业》《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海水养殖》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两种蛤仔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COⅠ基因的序列比较被引量:2
《海洋科学》2011年第10期27-33,共7页刘相全 包振民 方建光 王如才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2AA603015);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课题“优质高产抗逆贝类良种选育”
对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杂色蛤仔(Ruditapes variegata)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和COⅠ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6S序列共有117个变异位点,COⅠ序列共有160个变异位点,COⅠ基因编码的219个氨基酸序列中有29个不同...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杂色蛤仔(Ruditapes variegata) mtDNA 16S rRNA基因 COⅠ基因 
杂色蛤仔滩涂高产养殖新技术
《科学种养》2011年第4期39-40,共2页徐鹏飞 
蛤仔,是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贝类之一。它与缢蛏、牡蛎和泥蚶被称为我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蛤仔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由于其具有生长快、移动性差、适应力强、生产周期短、养殖方法简便,并且有投资少、收益大等特点,是一种...
关键词:杂色蛤仔 高产养殖 滩涂 新技术 养殖贝类 经济贝类 生产周期 养殖方法 
冻煮杂色蛤仔肉的加工技术
《科学种养》2010年第12期54-55,共2页徐鹏飞 
杂色蛤仔,俗称花蛤(我国北方称砂蚬子或砂蛤)。其贝壳较厚,呈长卵圆形,壳长5-6厘米,左右两壳相等。贝壳表面棕色或黄褐色,并具有深浅交替的褐色或赤褐色放射状彩纹,从壳顶至腹面常有淡色的色带2—3条。杂色蛤仔是浅海中生长的...
关键词:杂色蛤仔 加工技术 双壳贝类  褐色 放射状 贝壳 俗称 
两种蛤仔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形态参数及AFLP分析被引量:8
《海洋与湖沼》2010年第3期359-364,共6页刘相全 包振民 胡景杰 何金霞 方建光 王如才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2AA603015号
采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对大连(DL)、青岛(QD)、厦门(XM)、珠海(ZH)4个菲律宾蛤仔群体和湛江(RV)1个杂色蛤仔群体的形态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建立了群体形态聚类图和形态判别函数,结果较客观地显示了4个菲律宾蛤仔群体之间以及与杂色...
关键词:菲律宾蛤仔 杂色蛤仔 形态变异 遗传多样性 AFLP 
贝类养殖技术之三:杂色蛤仔垦区育苗中浮游幼虫与稚贝的培育
《中国水产》2004年第7期57-58,共2页陈颜锋 
关键词:杂色蛤仔 垦区大滩育苗 浮游幼虫 稚贝培育 饵料生物 敌害控制 
杂色蛤仔垦区育苗中浮游幼虫与稚贝的培育被引量:1
《齐鲁渔业》2004年第6期41-41,共1页陈颜锋 
福建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立了杂色蛤仔(Venerupis variegata)土池育苗的技术工艺,此后,逐步向大面积的垦区育苗发展,并在生产实践巾不断完善育苗工艺,苗种产量亦随之提高。本文根据笔者l998~2002年在福建省福清、平潭两地蛤苗...
关键词:杂色蛤仔 垦区育苗 浮游幼虫培育 稚贝培育 饵料培养 敌害控制 
杂色蛤仔外套膜的扫描电镜观察被引量:9
《电子显微学报》2003年第6期504-505,共2页范瑞青 姜明 高澜 谭金山 
关键词:杂色蛤仔 双壳贝类 外套膜 生理活动 表面结构 扫描电镜技术 外表皮 内表皮 
杂色蛤仔垦区育苗中亲贝的培育与催产被引量:1
《中国水产》2003年第7期62-63,共2页陈颜锋 
关键词:杂色蛤仔 垦区 育苗 亲贝培育 催产 环境条件 
杂色蛤仔亲贝培育与催产
《科学养鱼》2003年第5期10-10,共1页陈颜锋 
关键词:杂色蛤仔 亲贝培育 催产 环境条件 
胶州湾的杂色蛤仔被引量:1
《海水养殖》2000年第1期4-7,共4页刘岗 刘梦霞 
关键词:胶州湾 杂色蛤仔 分布 生态习性 种群发育 综合利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