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债法

作品数:10被引量:9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杜景林卢谌李伟李建华董彪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江周刊(论坛)》《中德法学论坛》《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环球法律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德国新债法中的附随义务
《大江周刊(论坛)》2013年第2期188-189,共2页王佩玺 
合同的义务可以分为给付义务和附随义务,二者在产生原因、内容、法律效果等方面有着差异。然而,附随义务和给付义务同样是服务于合同目的.基于此,德国新债法统一了二者的请求权基础、归责原则,并且以“违反义务”统领随附义务和给...
关键词:附随义务 给付义务 合同目的 违反义务 
德国新债法中附随义务的构造被引量:14
《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第5期113-123,共11页李昊 
附随义务是德国债法发展的产物,经由德国法院和学者的努力,这一义务在2002年的德国债法修订中被纳入《德国民法典》,正式成为法定债务类型。附随义务是与主给付义务相对称的概念,可分为与履行相关的附随义务(从给付义务)和与履行不相关...
关键词:给付义务 附随义务 保护义务 交易安全义务 
德国新债法时效制度变革及启示被引量:3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30-34,共5页赖怡芳 王晓丽 
德国《新债法现代化法》中关于时效制度的重大改革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对我国民法典草案时效制度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借鉴德国时效制度立法,完善现行时效制度的以下领域:适当延长普通消灭时效期间;调整...
关键词:德国新债法 时效 取得时效 消灭时效 诉讼时效 
论“义务违反”——损害赔偿请求权基础在德国新债法中的统一
《中德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177-184,共8页刘青文 
经过债法改革之后的德国民法典首次出现了"义务违反"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以之概括了给付障碍的所有原因。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既是为了使债权人行使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前提条件得到统一,也是为了适应现代债法理论的发展即义务扩张的需要。而...
关键词:损害赔偿请求权 债法 德国民法典 立法技术 缔约过失 给付迟延 积极侵害债权 承揽人 给付不能 定作 
德国新债法法律行为基础障碍制度的法典化及其借鉴被引量:22
《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25-34,共10页杜景林 
关键词:行为基础 法典化 借鉴 法律 债法 德国 当事人 合同 特定 意图 订立 
专家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理论基础——兼论德国新债法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启示被引量:13
《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207-211,共5页李建华 董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民法典总则立法疑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4CFX)阶段性成果
现代社会专家责任关注的热点发生了转变:从具有合同关系的当事人之间的责任转变为专家作为信息提供者导致无合同关系的第三人遭受损害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德国新债法总结了司法经验,将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作为专家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
关键词:专家责任 德国新债法 缔约过失 合同责任 侵权责任 民事责任 第三人 民事立法 德国 债法 
论德国新债法积极侵害债权的命运——从具体给付障碍形态走向一般性义务侵害被引量:5
《法学》2005年第4期112-121,共10页杜景林 卢谌 
20 0 1年的德国债法改革使《德国民法典》中的给付障碍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动 ,积极侵害债权更是被提升为一个更高位阶的一般性法律原则。而一向作为不成文法律制度在给付障碍法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积极侵害债权制度本身 ,则被送上了通往法...
关键词:一般性 给付 义务 债法 《德国民法典》 形态 侵害债权制度 2001年 中国民法典 法律原则 法律制度 发展潮流 国际法律 21世纪 根本性 法制史 不履行 应当 作为 立法 
德国新债法中的附随义务及民事责任被引量:18
《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1期72-78,共7页李伟 
关键词:德国 债法 附随义务 民事责任 赔偿责任 诚实信用原则 
德国新债法给付障碍体系重构被引量:8
《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1期79-84,共6页杜景林 卢谌 
关键词:德国 债法给付障碍体系 债务人 债法委员会 双轨调整体系 损害赔偿 
德国新债法概述被引量:9
《比较法研究》2002年第2期124-132,共9页W.多伊布勒(Prof.Dr.W.Dubler) 朱岩 
关键词:债法 《德国民法典》 生效 立法者 修改 人身攻击 争论 准备工作 审慎 现代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