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铜器

作品数:56被引量:45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梅建军韩汝玢苏荣誉何德亮王璐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东南文化》《文博》《北方文物》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及周边地区早期的铜器被引量:5
《金属世界》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毛卫民 李一鸣 王开平 
公元前3000年及之前,中国多地出现了人工冶铜技术,进而制作出了红铜、白铜、黄铜、锡青铜、砷铜等不同化学成分的铜器。公元前3000年至前2000年期间,人工冶铜技术在中华文明地区以及周边更大范围与之有密切联系的东亚文明地区相互扩散...
关键词:冶铜技术 东亚文明 定量控制 早期铜器 铜矿资源 锡青铜 中华文明 化学成分 
“成周”铭文铜器考
《三代考古》2023年第1期319-332,共14页张程昊 
西周早期铜器中有数件仅铸有“成周”二字铭文的具铭铜器,包括两件成周鼎和六件成周戈。相关线索表明,成周鼎、成周戈等“成周”铭文铜器与西周初年营建成周及“成周之会”等重要事件有关,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现就成周鼎、成周戈等铜...
关键词:西周初年 成周 铭文 早期铜器 历史背景 考述 
多卷本“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新介
《文博》2023年第1期112-112,共1页刘彬徽 
当代中国古代青铜器研究专家张懋镕教授主编的多卷本“中国古代青铜器整理与研究”在从2012年起已先后出版15卷(分三批次),发表了“15卷出版感言”说“按照我们的计划,这套书有30卷”。现今笔者有幸欣喜地看到于2019年、2020年又相继出...
关键词:整理与研究 应国 曾国青铜器 中国古代青铜器 多卷本 早期铜器 
黄河流域早期铜器演进初探被引量:3
《中原文物》2022年第1期106-115,共10页王璐 
黄河流域是中国早期铜器起源与发展的关键区域,早期铜器的演进受社会复杂化程度制约。在文明化进程的视野下,本文通过用铜遗存的考古信息与社会经济背景,将黄河流域早期铜器的演进分为早期用铜的萌芽、发展初期及区域化特征形成三个阶段...
关键词:黄河流域 早期铜器 用铜遗存 制作技术 
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出土早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被引量:5
《西域研究》2021年第3期54-61,M0004,共9页谭宇辰 李延祥 丛德新 贾伟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9ZDA226)的阶段性成果。
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是西天山地区发现年代较早的一处青铜时代遗存,出土青铜器数量也为该地区同时期发现中最多的,对于研究公元前2千纪上半叶西天山地区早期铜器的传播和冶金技术的区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阿敦乔鲁遗址出土...
关键词:冶金考古 锡青铜 阿敦乔鲁遗址 萨恩萨伊墓地 安德罗诺沃文化 
西藏西部早期铜器技术初探被引量: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05-110,共6页长孙樱子 马凤娇 
西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藏阿里札达县格布赛鲁墓地出土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项目号:XZ 2019 ZR G-34(Z))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在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出土了较多早于吐蕃时代的铜器,表明西藏西部是西藏早期铜器的主要流布区域之一。出土早期铜器的年代跨度较大,从公元前两千纪一直到公元3世纪,数量不多但种类较为丰富,并且显示出与周边的藏东、南亚和新疆...
关键词:西藏西部 早期铜器 文化交流 技术传播 
中国早期冶铜遗迹的分布与冶铜起源研究被引量:3
《南方文物》2020年第4期115-120,共6页刘俊男 易桂花 
种种迹象表明,在西、中亚铸铜技术影响中国之前,中国南北各地早已有自己的冶铜经济出现。在中国北方,早期铜主要为红铜、黄铜,冶炼技术大约与西亚同时;中国南方及马家窑文化区则主要是铅、锡合金青铜。铅锡青铜铸造的源头可能在长江流域...
关键词:中国 早期铜器 砷青铜 铅锡青铜 
中国早期铜器研究被引量:1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4期30-31,共2页段玉琬 
早期铜器是指青铜时代以前所使用的铜器。目前,在我国境内史前的多支考古学文化中都发现有早期铜器。文章在综合早期铜器发现情况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认为我国铜器的起源是多源的,目前至少有甘青和豫鲁两个中心。各地早期不同类别铜器的...
关键词:早期铜器 多源 铜石并用 
关于中原早期铜器生产的几个问题:从石峁发现谈起被引量:12
《中原文物》2019年第1期26-31,共6页苏荣誉 
本文据公布的石峁出土铜刀和环首刀石范,通过比较,认为铜刀和石范环首刀具有本土传统,年代和中原商代器相若。结合陶寺文化和二里头文化资料,对中原冶铜术来源与传统、铸铜遗址认定和石范铸造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冶铜术西来说有很多无...
关键词:石峁遗址 中原早期铜器 青铜技术 铸铜遗址认定 石范铸造 
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铜器的科学分析及相关问题被引量:6
《中原文物》2018年第2期121-128,共8页陈坤龙 王璐 王颖琛 梅建军 王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齐家文化铜器的科学分析研究"(51074026);"锻造工艺和锡料利用:先秦金属技术的新探索"(51474029);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优秀青年研究计划"基于原位分析的金属文物科学认知与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1422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史前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研究"(12&ZD151);英国利氏基金会(Leverhulme Trust Grant F/08 735/G);英国学术院牛顿国际奖学金(NF160456)的资助和支持
本文对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67件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结果显示:其材质以红铜和锡青铜为主,有少量砷青铜、铅青铜、铅锡青铜等;成型工艺有铸造和锻造两种,前者略多;耳环多为锡青铜,热锻成型;而铜锥、铜斧等工具则多为红铜,制作以铸...
关键词:甘青地区 火烧沟遗址 四坝文化 早期铜器 文化交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