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殖放流

作品数:1773被引量:1886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丕茂袁华荣周永东周艳波冯雪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水产养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Cyt b基因的江苏省湖泊鳙群体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
《水产养殖》2024年第6期11-16,共6页李大命 刘燕山 唐晟凯 谷先坤 殷稼雯 朱凛 
江苏省水生生物资源重大专项暨首次水生野生动物资源普查项目“长江以北内陆水域资源普查”(ZYHB16-3);2020和2021年度省级单位项目-渔业生态与资源监测(2020-SJ-016-2,2021-SJ-110-0)。
为了解江苏省湖泊鳙群体遗传资源现状,科学地开展鳙增殖放流,采用线粒体Cyt b基因,分析了6个湖泊群体、223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表明,223条Cyt b序列共有10个变异位点,定义9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Pi)...
关键词: Cyt b基因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增殖放流 江苏省湖泊 
长荡湖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现状及建议被引量:2
《水产养殖》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付言言 张响 徐俊华 
增殖放流是指采取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生物的行为。增殖放流具有补充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等作用。我国增殖放流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
关键词:增殖放流 水域生态环境 长荡湖 水生生物资源 人工方式 养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 底播 
江苏近岸海域半滑舌鳎增殖放流效果评估被引量:2
《水产养殖》2023年第11期9-15,共7页贲成恺 张虎 袁健美 胡海生 肖悦悦 祖凯伟 祝超文 
2019年江苏省级单位农业项目——渔业生态监测(2019-SJ-018-01)。
为了解江苏近岸海域半滑舌鳎增殖放流效果,于2019年5、8和10月,开展了放流前和放流后大面调查及重点区域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半滑舌鳎放流前,大面调查及重点监测出现频率分别为3.85%和23.08%;放流后,8和10月份大面跟踪监测出现频率分别...
关键词:江苏近海 半滑舌鳎 增殖放流 资源量 
江苏近岸海域大黄鱼标记放流及效果评估被引量:2
《水产养殖》2023年第6期1-9,共9页祝超文 张虎 贲成恺 袁健美 胡海生 肖悦悦 
渔业生态监测项目(2020-SJ-016-01,2019-SJ-018-1)。
为了有效修复江苏近岸海域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自然资源及评价增殖放流效果,于2019年5月,在江苏近岸海域,利用锶元素耳石指纹标记技术,开展大黄鱼标记放流试验,并于2019—2020年在江苏沿海3市近海海域,开展大黄鱼增殖放流回捕...
关键词:江苏近岸 大黄鱼 增殖放流 效果评价 耳石标记 
江苏近海曼氏无针乌贼增殖放流效果评估被引量:3
《水产养殖》2023年第2期12-16,28,共6页袁健美 张虎 贲成恺 胡海生 肖悦悦 祖凯伟 祝超文 
2019年江苏省级单位农业项目——渔业生态监测(2019-SJ-018-01)。
于2019年5、8和10月,在江苏近岸重要渔业水域开展了本底调查(春季)和跟踪调查(夏、秋季),比较放流前后曼氏无针乌贼的资源情况。结果表明,2019年,曼氏无针乌贼本底调查的出现频率为10.00%,在“两沙”保护区;夏季大面跟踪调查出现频率为2...
关键词:江苏近海 曼氏无针乌贼 增殖放流 资源现状 
信阳市出山店水库鱼类增殖技术
《水产养殖》2023年第2期58-60,共3页黄洋洋 陈果 陈栋 
鱼类增殖是指通过增殖放流等人工方式向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公共水域投放鱼类苗种的活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是近年来国家为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所倡导的大水面绿色健康养殖主要技术之一。出山店水库作为一座新建水库,...
关键词:渔业养殖 水域生态环境 人工方式 鱼类增殖 增殖放流 渔业资源 环境压力 健康养殖 
增殖放流与渔业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被引量:7
《水产养殖》2022年第6期17-22,共6页徐鑫 孔清 任晓强 张金浩 周广军 
回顾了我国增殖放流现状及效果评价方法,分析了放流群体和野生群体可能由于物种竞争、近交优势和近交衰退、杂交优势与远交衰退、遗传同化等因素对种群遗传多样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增殖放流应以食物链底层的低级消费者种类为主要对...
关键词:增殖放流 遗传多样性 渔业资源 
鲢、鳙生长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4
《水产养殖》2021年第10期31-35,共5页代培 韩飞 尹思慧 黄鸿兵 
随着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加剧,鲢、鳙生态功能逐步凸显,成为大水面增殖放流的主要物种。基于鲢、鳙改水效能和饵料生物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起捕时间对水质保护有重要的意义。简述了南北水域、不同饵料条件下和不同类型水域...
关键词:  增殖放流 生长特征 起捕规格 
斑鰶人工增殖放流操作技术被引量:2
《水产养殖》2020年第11期56-57,共2页单乐州 张立宁 邵鑫斌 马建忠 柯爱英 
斑鰶(Clupanodon punctatus)分布于我国沿海,为典型的东海海域近岸港湾鱼类,其食物营养级低,主要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食,也摄食有机碎屑和底栖硅藻,属以浮游动植物为主的滤食性鱼类,被称之为海水中的"花白鲢"。国内海水人工放流的鱼...
关键词:鱼类品种 滤食性鱼类 人工放流 花白鲢 底栖硅藻 有机碎屑 营养级 食物营养 
2019年秋冬季长荡湖渔获物资源调查被引量:3
《水产养殖》2020年第6期25-28,35,共5页殷稼雯 徐俊华 付言言 朱滨清 何浩然 张彤晴 
2019年淡水渔业生态监测(2019-SJ-018-2)。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于2019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对长荡湖渔业资源进行监测,以期掌握长荡湖渔业资源现状。3个监测点位共监测到渔获物30种,其中鱼类21种,龟鳖目1种,虾类3种,蟹类1种,螺类4种。鲤科种类最多,鱼类群落中,刀鲚(湖鲚)的数量最多...
关键词:长荡湖 渔业资源监测 鱼类生物多样性 增殖放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