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炳麟

作品数:321被引量:23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刘艳梅魏义霞王宁曾谦陈国庆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章太炎的豁达
《三月风》2024年第2期62-62,共1页闫双艳 
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苏州博物馆以“太炎传薪——章炳麟与苏州”为主题,展览分为7个章节共97件展品,试图为观众还原一个全面而立体的近代“革命元勋”“国学泰斗”章太炎及其人生故事。章太炎(1869-1936),浙江余杭人,原名学乘,后易...
关键词:浙江余杭 苏州博物馆 章太炎 革命元勋 章炳麟 顾炎武 国学 明末清初 
古籍整理好书推荐
《出版广角》2023年第16期79-80,共2页
《南京图书馆藏未刊稿本集成·子部》出版社:凤凰出版社作者:南京图书馆本集成收录子部珍稀稿本171种,涉及儒家、兵家、法家、医家、天文算法、新学等14大类。本集成收录的稿本不仅有明清至民国时期著名学者的子部著作,如戴从父、翁方...
关键词:凤凰出版社 南京图书馆 好书推荐 古籍整理 李叔同 章炳麟 未刊稿 华蘅芳 
梅兰芳的生平及其艺术风格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3年第4期76-80,共5页今关天彭 李玲(译) 
译者按:今关天彭(1882—1970)①出生于日本千叶县,原名寿麿,中国文艺研究家、汉诗人。祖父开汉学塾,幼学四书五经。17岁移居东京,跟汉诗书画家石川鸿斋学习,青年时期跟随著名汉学家森槐南等学汉诗填词,与清末学者章炳麟、康有为、梁启...
关键词:梅兰芳 章炳麟 著名汉学家 森槐南 千叶县 研究家 艺术风格 汉诗 
工程教育先驱唐文治
《教师博览(上旬刊)》2023年第6期36-39,共4页盛懿 孙萍 欧七斤 
20世纪初,中国掀起了一股“教育救国”的热潮,持此论者认为西方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穷理,就是发展科学;劝学,就是普及现代教育。影响所及,蔡元培、章炳麟、梁启超、黄炎培、晏阳初、陶行知、唐文治……一大批有...
关键词:教育救国 唐文治 晏阳初 陶行知 黄炎培 蔡元培 章炳麟 劝学 
提笔改联显才华
《演讲与口才》2023年第11期37-37,共1页李泽博远 
“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这是一副嵌名联,嵌入康有为的名字“有、为”两字,堪称妙笔。上联出自《礼记·中庸》:“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下联出自《论语·宪问》:“老而不死,是为贼。”又是一副缩脚联。用的是“缩脚格”,像人把...
关键词:嵌名联 章炳麟 古文经学 改联 中国近代史 牢狱之灾 章太炎 康有为 
“元凶”与“圣相”:简析章炳麟的曾国藩论
《陇东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72-75,共4页侯普慧 
章炳麟的曾国藩论,主要包括“元凶”与“圣相”两种截然不同的论点,在清末民初影响广泛。辛亥革命前,基于“革命排满”的立场,章炳麟严厉批判曾国藩身为汉族人却甘当清朝帮凶的行为,是破坏汉民族自尊和自决的罪人,斥之为“元凶”。辛亥...
关键词:元凶 圣相 曾国藩 章炳麟 
历史变局中的传统坚守——评《儒家的情怀与担当——胡思敬研究》
《教育发展研究》2023年第10期F0004-F0004,共1页胡慧颖 
社会极剧动荡与转型的清末民初,不同历史人物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分化十分严重,即使是传统士人的史学著述或活动也呈现出各不相同、多姿多样的状态,既有不同程度的与时俱进也有等级不一的守旧抗新,各种思潮的交织构成了19世...
关键词:胡思敬 章炳麟 史学理论 清末民初 史学著述 传统士人 价值取向 梁启超 
我记忆中的辛亥革命
《领导文萃》2023年第10期89-92,共4页沈钧儒 
我是浙江人。谈到辛亥革命在浙江的情况,还得从我在日本的时期说起。清光绪末年,我留学日本,就跟在日本的革命党人有所接触,特别是和光复会往来较多。光复会著名人物如章炳麟、蔡元培、陶成章、徐锡麟等,都是浙江人,其中也有参加同盟会...
关键词:革命党人 光复会 徐锡麟 留学日本 辛亥革命 同盟会 章炳麟 陶成章 
留日学生、概念词的译介与《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诞生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2年第2期149-156,共8页傅梦南 邹波 
一、留日学生与《共产党宣言》1921年3月30日,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乘坐筑后丸抵达上海。芥川的身份是大阪每日新闻社的特派记者,负有撰写游记的任务。通过大阪每日新闻社驻上海、北京的记者的介绍,芥川访问了许多中国名人,...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 留日学生 概念词 章炳麟 郑孝胥 特派记者 辜鸿铭 游记 
清劉逢禄《詩聲衍》注釋
《历史文献研究》2022年第1期21-58,共38页周玉秀 王揚 馬光耀 孔祥瑩 鄭曉丹 
王力先生《上古韻母系統研究》一文中説:“近代古韻學家,大致可分爲考古、審音兩派。考古派有顧炎武、段玉裁、孔廣森、王念孫、嚴可均、江有誥、章炳麟等,審音派有江永、戴震、劉逢禄、黄侃等。”
关键词:章炳麟 王力先生 段玉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