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衣萍

作品数:66被引量:2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啸许建辉徐俊方习文洪惠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巢湖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文史博览》《黄河》《山西文学》《民间文化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曹聚仁、曹艺兄弟与鲁迅交往谈片
《鲁迅研究月刊》2024年第5期53-56,共4页罗雪菲 李勇 
一、曹聚仁与鲁迅交往种种。曹聚仁第一次见到鲁迅是1927年12月21日,鲁迅在上海暨南大学演讲,讲题是《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其时,曹聚仁是暨南大学教师,也参加了这次听讲并做了记录。尔后将讲稿送《语丝》发表,被章衣萍挡驾退了回来。1...
关键词:杨霁云 集外集 曹聚仁 暨南大学 《语丝》 章衣萍 率真 
挺过全文背诵的苦
《中学生百科》2023年第29期54-56,共3页施绮怀 少君(图) 
作家、翻译家章衣萍谈及小时候祖父教他读《幼学琼林》《论语》《孟子》等书,每次讲解其中的二三页或者四五页之前,总是让他一口气先念五十遍。念五十遍后,章衣萍就能背诵了。祖父依然觉得不够,一定要让他再念五十遍或者一百遍,往往一...
关键词:短篇小说集 少儿读物 章衣萍 学术著作 《孟子》 《论语》 背诵 翻译家 
鲁迅与南洋侨生作家群交往考释——以国立暨南大学“秋野社”为中心
《上海鲁迅研究》2022年第2期201-208,共8页马峰 
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南亚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与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编号:2021130019)的阶段性成果
“秋野社”是民国时期国立暨南大学华侨学生成立的文学组织,根据《秋野社概况》介绍,该社主要工作分三种:“(a)研究文学;(b)请名人演讲;(c)出版秋野会刊一种”;发表工作原拟出版“秋野半月刊”,“经由主席请定章衣萍章铁民二先生协同编...
关键词:秋野 作家群 协同编辑 章衣萍 华侨学生 民国时期 
章衣萍与鲁迅:从莫逆到陌路
《名人传记》2022年第2期10-15,共6页刘创 
1928年5月4日,鲁迅在致他的绍兴同乡、《民国日报》编辑章廷谦的信中有这样一句:“章衣萍的那一篇,诚然有点……今天天气,哈哈哈……”鲁迅这里提到的“章衣萍的那一篇”指的是后者的作品《情书一束》的序言。可以看出,鲁迅在这里的嘻...
关键词:情书一束 《民国日报》 章衣萍 鲁迅 含蓄 
现代著名文学家--章衣萍
《徽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9期37-38,共2页翟屯建 
章衣萍(1901-1947),乳名灶辉,又名洪熙,安徽绩溪县北村人。其父章志棠在休宁县潜阜村开药店,年幼的衣萍就近在潜阜读私塾,后入位于休宁县万安镇的安徽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就读。在学校读书时,因爱读《新青年》杂志,崇尚白话文、白话诗,思...
关键词:《新青年》杂志 著名文学家 章衣萍 白话诗 北村 白话文 休宁县 
关于鲁迅先生“与猪决斗”轶闻的几个追问
《现代中文学刊》2021年第4期109-109,共1页邓龙建 
到了21世纪,鲁迅"与猪决斗"的轶闻已经传播甚广,从传统纸媒到网络空间,从鲁迅孙子到中小学生……究其原因,显然与其符合人们对别样鲁迅的想象有关。然而,其背后有三个问题值得追问。一、轶闻源自章衣萍的《谈鲁迅》?翻阅《孤岛过客:鲁...
关键词:关于鲁迅 章衣萍 现代书局 传统纸媒 随笔三种 网络空间 轶闻 决斗 
鲁迅是“壁虎控”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20年第11期53-53,共1页成健 
壁虎在古代与蛇、蝎、蜈蚣、蟾蜍并称“五毒”,但近代作家章衣萍在《枕上随笔》中载,鲁迅曾对他说:“壁虎无毒,被冤枉了。”《晨报》副刊的编辑孙伏园对此毫不意外,说:“鲁迅岂止替壁虎辩护,他住绍兴会馆时还养过壁虎。”
关键词:《晨报》副刊 孙伏园 章衣萍 壁虎 近代作家 鲁迅 
新文学札记(四则)
《书城》2020年第6期28-33,共6页陈子善 
章衣萍记鲁迅章衣萍(1902-1947)是鲁迅青年朋友中比较特别的一位。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鲁迅日记云:"午后吴冕藻、章洪熙、孙伏园来。"章洪熙是章衣萍之名。这天正好周末,四人一定畅谈了一个下午。这是章衣萍与鲁迅订交之始,孙伏园当...
关键词:孙伏园 文德桥 枕上随笔 随笔三种 章衣萍 南京人报 文学札记 
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史早期的外国民间文学作品翻译与出版——以刘小蕙《朝鲜民间故事》为例
《民间文化论坛》2019年第6期81-89,共9页卞梦薇 
刘半农长女刘小蕙从Serge Persky的法译本转译而来的《朝鲜民间故事》是民国时期外国民间文学翻译作品中较为出色的一部。它的翻译和出版与中国民间文学和儿童文学学科的早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周作人与章衣萍所作序之外,出版...
关键词:刘小蕙 刘半农 朝鲜民间故事 章衣萍 民间文学翻译 
“茶话”与“咖啡座”:30年代上海文青的“小资病”
《教师博览(上旬刊)》2019年第5期23-25,共3页吴晓东 
在1930年代,移居上海的章衣萍勾勒了一幅都市化的“茶话”情境:“在斜阳西下的当儿,或者是在明月和清风底下,我们喝一两杯茶,尝几片点心。有的人说一两个故事,有的人说几件笑话,有的人绘一两幅漫画。我们不必正襟危坐地谈文艺,那是大学...
关键词:30年代 上海 小资 咖啡  大学教授 都市化 章衣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