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索

作品数:53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祁平侯惠勤周宏吴德勤蒋衔武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文化寻根与生命存在的哲学思索——郭文斌乡土小说论被引量:1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3年第3期133-138,共6页王晓晨 李张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子课题“百年乡村文化变迁对乡土小说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9ZDA273)。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历史性转型,现代化与商品经济侵蚀着乡土社会的地理版图,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乡土小说面临着思想与审美的双重困境,如何整合“乡土经验”,使乡土小说重现辉煌?郭文斌以独有的感性深入传统与民俗文化之中,从乡...
关键词:文化寻根 生命思索 郭文斌 乡土小说 
哈姆雷特与莎士比亚的理性主义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108-113,共6页王钢 
吉林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吉剧改编版莎士比亚戏剧‘在地化’反思研究”(编号:2020B164)。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塑造的最为重要的理性巨人形象之一。作家一方面通过这一人物深奥丰富的哲理诗情展现了最完备、最恰当的近代文学精神,另一方面传达出一种深远的历史洞察力以及更为成熟的向历史纵深方向思考、探索的可贵精神。在文...
关键词: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理性主义 哲学思索 
论沈从文直觉感悟式批评的当代效应
《昌吉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70-75,共6页廖薇薇 吴晓川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川陕苏区红色歌谣保护与红色文化建设、开发的实证性研究”(XXYJA0705)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直觉感悟式批评就已经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作为“京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和极具个性的批评家——沈从文,他非常鲜明地吸收了中国传统直觉感悟式批评的精髓并有所发展。在他最早的一部...
关键词:直觉感悟式批评 沈从文 《烛虚》 哲学思索 
由《浮士德》引发的哲学思索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9年第2期242-242,共1页唐天月 
文学作品是思想的体现,不免渗透着作者乃至时代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近期读歌德《浮士德》一书,其中有关幻灭与长存的隐义颇引人注意,因而写下以供讨论思索。
关键词:哲学 思索 
入心 入境 入意——赖少其《春山图》欣赏
《广东经济》2019年第1期92-93,共2页洪楚平 
不信芳春厌老人,老人几度送余春,惜春行乐莫辞频。巧笑艳歌皆我意,恼花颠酒拼君瞋,物情惟有醉中真。——宋代贺铸《浣溪沙》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于山水的钟情,并予以哲学思索,是历代文艺大家的共同举措。
关键词:赖少其 欣赏 入境 《浣溪沙》 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哲学思索 老人 
符号之墙与光亮——对冯小刚影像符号行为及其意义指涉的哲学思索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8年第4期95-100,共6页章衡 
元影像冲动作为个体影像符号行为基石同样催迫着冯小刚进行影像符号生产。冯小刚早期的影像符号行为缓释了由于符号和意义间强制指涉关系所导致的社会符号焦虑,并因实现了个体与社会符号系统的双重生长而成为社会符号系统的自我生长策...
关键词:冯小刚 元影像 符号 意义 存在  
人类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的鸿沟与界限的哲学思索
《青春岁月》2017年第19期210-210,209,共2页陈忠志 
道德与法律具有鸿沟和界限。道德与法律的规范范围和特性各有不同,由此产生了历史上'德治'与'法治'的不同治国方略。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源于人性善、恶的二重性,表现出了道德与法律融合、互补的趋势。法律是道德的政治支柱,道德是法...
关键词:道德 法律 冲突 融合 
对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哲学思索
《党史博采(下)》2017年第3期13-14,共2页唐轩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为指导,并且在实践中对于这些思想积极进行灵活性的应用,对于支持中国的民族独立、振兴与发展中国的科技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功能、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科技...
关键词: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科技思想 中国化 功能 思考 
幸福员工与幸福组织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年第11期3-3,共1页罗文豪 
幸福是一个广受探讨的话题,人们对于幸福的不懈追求既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目标,也成为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然而,幸福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却又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很难用一个客观的指数来表示。当“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出现...
关键词:幸福 组织 员工 人类社会 哲学思索 人生意义 主观性 喜剧性 
从《荒野的呼唤》中透视“人性”与“野性”的哲学思索被引量:1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12-113,共2页郑梅花 
《荒野的呼唤》是自然主义代表人物杰克·伦敦最负盛名的一部中篇小说。该小说一改传统小说的写作手法,以动物巴克为主人公,借助巴克在生存环境的变化中从文明社会回归原始荒野的故事,杰克伦敦用细腻的笔触赋予巴克以"人性",通过对巴克...
关键词:《荒野的呼唤》 杰克·伦敦 狼性 ”人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