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语言

作品数:119被引量:13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魏博辉张留华朱艳明王伟光陈亚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阿莉西亚·雷林科 翻译中国古典文学让我痛并快乐着
《人民画报》2023年第9期50-50,共1页
《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赵氏孤儿》《文心雕龙》……这些闪耀中国文学史的经典著作,纷纷在西班牙语的世界里摘下了神秘的面纱。而让广大西班牙语读者首次欣赏到这些中国故事的,是年届63岁的格拉纳达大学哲学语言系教授阿莉西...
关键词:《西厢记》 《赵氏孤儿》 《窦娥冤》 《牡丹亭》 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典文学 《文心雕龙》 哲学语言 
黑格尔与我的哲学道路:科维刚学术自传
《伦理学术》2021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冯嘉荟(译) 
当年,在1968年春天的情绪影响下,当我察觉到一个即将建立的新世界的开端时,我决定学习哲学,带着一种心血来潮。尽管这个世界的喧嚣在5月之后还没有平息,我也积极投身其中,但我还是对法语版本的四卷黑格尔《逻辑学》进行了详尽的阅读。...
关键词:《逻辑学》 哲学语言 哲学道路 黑格尔 超现实 蹒跚学步 投身其中 法语 
从米歇尔·亨利的生命现象学谈生命的自我显现与哲学语言
《哲学动态》2021年第8期82-89,共8页刘宏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政治理性批判:马克思与当代法国哲学”(10JJD71000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现象学运动中的生命现象学及其价值研究”(19CZX042);深圳大学高水平大学二期建设项目“现代法国生命现象学省思”(000002110158)的阶段性成果。
现象学的主要问题是对象如何在意识中显现以及我们如何认识显现。这一切的基础是显现的自我显现,也即生命的自我显现。传统的现象学描述并不能充分描述作为非意向性显现的生命自我显现,在这一点上,亨利以上帝的"道成肉身"和基督教的自...
关键词:生命现象学 生命的自我显现 哲学语言 内在性 
说说站桩时的天人合一
《现代养生》2021年第3期15-16,共2页林星 
初学站桩的第三个月中的一个晚上,我在院中大樟树林里练功。当时已到半夜,站了两个多小时,精神也兴奋起来,感觉功感的高潮开始到来。忽然,我感觉一股浓浓的樟树叶香袭入身体,从鼻到肺,尽是那种清香。我的精神顿时加倍兴奋起来。这是我...
关键词:樟树叶 站桩 哲学语言 人生体验 天人合一 功夫 采气 兴奋 
化繁为简:哲学语言的清洗与涤荡
《新西部》2020年第12期103-103,109,共2页李秀秀 
本文论述了进行哲学语言改变的缘由,分析了哲学语言所表现出的问题,提出了对哲学语言问题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哲学语言 普通民众 改进方法 
《道家政治哲学发微》
《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1期128-128,共1页郑开 
该著分为四编,共十二章(包括两篇综论和十篇专题研究),内容涉及了道家政治哲学综论、老庄政治哲学、黄老政治哲学和儒道会通等。在作者看来,道家政治哲学乃是比较纯粹的、严格意义上的甚至真正的政治哲学,而不宜归结为政治学、政治思想...
关键词:哲学语言 综论 十二章 专题研究 道家 政治学 政治性问题 
论人的非理性与开明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19年第4期104-106,共3页 陈欢(译) 
我想揭示我们专业一个不愿示人的秘密。这个秘密与开明有关。科学家、哲学家以及其他学术界人士并不算特别开明,我们总体来说其实相当保守。这一事实对我们理解科学和哲学语言有重要启示,对德性知识论也是如此。
关键词:哲学语言 学术界人士 德性知识论 非理性 开明 重要启示 秘密 
正负形互换:剪纸中的哲学语言——评王红川的剪纸艺术
《南腔北调》2018年第8期94-96,共3页美成 
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阳互抱。对立统一,相互孕化。中国剪纸深受这一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
关键词:剪纸艺术 哲学语言 传统哲学思想 王红 对立统一 中国 阴阳 
论《庄子》的语言哲学——“言”与“道”
《北方文学(中)》2018年第7期33-34,共2页沈洋洋 
《庄子》一书是中国哲学史、思想史、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煌煌巨著,东晋郭象称之为“百家之冠”,清人金圣叹更以“天下第一奇书”许之。不仅是一部发想无端的哲学著作,也是一部词意相接、磅礴浩大的散文著作,其语言构思巧妙、驰骋天...
关键词:《庄子》 “道” 哲学语言 
对偶对称与正负形互换:剪纸中的哲学语言
《内蒙古艺术》2018年第2期76-78,共3页美成 
王红川教授是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学者型剪纸艺术家。她在剪纸教学和实践中,提出了剪纸的程式美和对偶美原则,用剪纸作品的正负形转换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语言,阐释了阴阳互转、阴阳互化这一传统的中国哲学观。作品构图、意向,成为中华美学和...
关键词:剪纸研究 对偶与互换 哲学语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