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

作品数:5153被引量:8812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方秦四清薛雷温扬茂赵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成都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灾害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震后社会支持对灾民心理健康影响机制的范围综述被引量:2
《灾害学》2023年第3期148-155,共8页崔珂 沈芝芳 宋玉田 
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重点项目“后疫情时代城市社区韧性评估模型、驱动机制与提升路径研究”(2021CXC06)。
灾后心理救助是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灾害议题之一。汶川特大地震是我国学者研究灾民心理健康问题的起点,14年来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回顾相关研究进展和问题并寻找未来方向是现阶段有必要的工作。对此,该文依据范围综述的方法和步骤以及PRIS...
关键词:地震灾害 社会支持 灾后心理健康 范围综述 
基于新熊彼特理论的阿坝州震后经济增长研究被引量:1
《灾害学》2023年第2期12-18,共7页唐彦东 张雨 于汐 罗荣荣 
中国地震局重大政策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课题“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论述的深化研究”(CEAZY2019JZ01)。
新熊彼特理论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最为重要的模型,既继承了熊彼特关于增长是创造性破坏过程的基本思想,又区分了人力资本与技术之间的区别。该文在阐述地震灾害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水平等模型变量作用机制的基础...
关键词:经济增长 熊彼特理论 创新 人力资本 地震灾害 四川阿坝 
川西高山峡谷地区震后滑坡演化趋势研究被引量:1
《灾害学》2023年第2期178-184,205,共8页倪章 常鸣 唐亮亮 向兰兰 徐恒志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E010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A2032;42077245)。
汶川地震引发的同震滑坡给川西高山峡谷地区人民带来了巨大威胁。震后在强降雨的影响下,新生滑坡及古滑坡活动加剧,分析震后滑坡的演化趋势,对重点地区及时开展监测预警显得尤为重要。以汶川县东北部为研究区,基于GIS平台选取岩性、距...
关键词:高山峡谷地区 震后滑坡 时空演化 证据权重-随机森林模型 
震后泥石流治理工程有效性评价及存在问题分析被引量:5
《灾害学》2022年第1期58-67,共10页宋国虎 张继 杨桢贤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项目(510201202075648);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科学研究计划(KJ-2015-18)。
汶川8.0级地震及芦山7.0级地震后,针对严重的泥石流灾害,在强震区实施了大量防治工程。通过对地震重灾区92条泥石流沟治理工程实地调查分析,初步建立了基于事前(P)、事中(N)、事后(F)阶段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评价体系,并利用该评价体...
关键词:地震灾区 泥石流治理工程 有效性 评价指标 
震后典型建筑物倒塌场景下压埋人员快速定位方法被引量:4
《灾害学》2021年第4期61-66,106,共7页肖东升 廖立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4250);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JDR0112);西南石油大学测绘遥感地信与防灾应急青年科技创新团队(2019CXTD07);四川省科技创新苗子工程项目(2020046)。
现有的针对地震后压埋人员设备的定位方法主要是基于信号接收强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其过程主要可以分为测距和定位两个阶段。测距阶段由于实际复杂压埋环境的限制没有匹配的无线信道模型可以直接应用。为了...
关键词:地震灾害 建筑物倒塌 压埋环境 无线信道模型 近高斯-小波分析 三维加权质心定位 
震后重灾区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系统设计被引量:1
《灾害学》2020年第3期20-23,33,共5页郑宝成 张磊 刘玉 刘历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202062);河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ZD2016121)。
针对原有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系统由于鉴定指标的范围较小造成鉴定结果可靠性较差的问题,设计了震后重灾区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系统。首先设计鉴定系统的硬件部分,扩大指标选取范围,计算指标权重,构建安全性鉴定模型获取鉴定结果,根据安...
关键词:建筑结构 安全性能 重灾区 性能鉴定 地震 
震后泥石流防治工程减灾效益评价研究被引量:12
《灾害学》2020年第3期102-109,共8页田述军 张静 张珊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1214,4187752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401)。
汶川地震后物源增多、泥石流规模增大,而震后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尚缺乏理论指导,导致众多泥石流防治工程在建成后短期内就被淤满或冲毁,防治效果不理想。为探讨震后泥石流工程防治效果和工程改良,以北川县青林沟泥石流防治工程为例,采...
关键词:泥石流 防治工程 减灾效益 数值模拟 危险度 青林沟 汶川地震 
强震区震后泥石流物源起动机制研究现状被引量:5
《灾害学》2020年第3期144-149,共6页张友谊 叶小兵 顾成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5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7524)。
汶川特大地震对震区山体结构的破坏导致震后泥石流物源激增,次生泥石流灾害频发。为进一步探究震后泥石流物源起动机制,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概述了强震区震后泥石流物源起动机制研究现状,从野外调查、物理模拟试验、数值模拟分析...
关键词:强震区 泥石流物源 起动机制 研究进展 
基于互联网的震后紧急救灾路径实时更新方法研究被引量:4
《灾害学》2020年第1期184-188,共5页王运兰 彭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572188);2019年度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研究成果(2019JD502-05)
传统震后紧急救灾路径更新方法信息实时更新能力弱,寻优能力不强,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震后紧急救灾路径实时更新方法。采用互联网技术设计由模型、视图、模板构成的紧急救灾信息采集系统,系统通过数据层、业务层和表现层采集...
关键词:互联网 地震 紧急救灾 路径 实时更新 蚁群 
汶川地震强震区震后10年泥石流活动特征遥感动态分析——以平武县石坎河流域为例被引量:5
《灾害学》2019年第4期222-227,共6页赵聪 梁京涛 谢忠胜 佘涛 张肃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涪江流域1:5万环境地质调查”(DD20160251);西南地区重大地质灾害隐患遥感综合调查评价(12120113010000)
为研究汶川8级地震震后10年内灾区地质灾害的发育演变状况,选取极重灾区平武县石坎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期遥感解译以及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汶川地震重灾区震后10年泥石流发育概况以及其发展演变规律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泥石流 汶川地震 地震灾区 石坎河流域 遥感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