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烈度线

作品数:18被引量:12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周荣军黎小刚马声浩钱洪黄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自然灾害学报》《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防灾减灾学报》《地震地质》更多>>
相关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13年洱源M_S5.5地震烈度分布及震区活动构造背景研究被引量:30
《中国地震》2014年第4期560-570,共11页常祖峰 张艳凤 周青云 虎雄林 臧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2204);地震行业专项(201108001)资助
2013年洱源MS5.5地震震区地质构造复杂,发育有NW向和NE向2组活动断裂。据野外调查和探槽揭示,震中附近的维西-乔后断裂为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其新近活动时代主要在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仍有较明显的活动迹象,运动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有正...
关键词:2013年洱源5.5级地震 等烈度线 维西-乔后断裂 地震烈度 发震构造 
第四纪断层的双重作用——以汶川8级地震破坏为例被引量:1
《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第11期48-48,共1页楚全芝 邓志辉 严岩 祖金华 杨竹转 马晓静 陶京岺 
汶川大震不但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于我们从事地震科学事业的人员来说,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一般来说,第四纪断层,尤其是活断层,是导致强震发生的主要因素。一次大震的破坏程度从震中起,由近及远逐...
关键词:第四纪断层 地震破坏 汶川 财产损失 人员伤亡 科学事业 破坏程度 等烈度线 
2005年8月5日云南省会泽—四川省会东5.3级地震四川震区地震宏观烈度考察被引量:2
《四川地震》2006年第1期1-8,共8页龙德雄 吴今生 王松 李志健 
2005年8月5日在云南省会泽与四川省会东两县交界处,发生了Ms5.3级地震。极震区四川震区位于会东县松坪—野牛坪—甘海子—岩坝—淌塘一带,极震区烈度为Ⅵ度,Ⅵ度区和Ⅴ度区面积分别为353和1208km2。等震线分布形态总体呈长椭圆形,长轴...
关键词:地震烈度 等烈度线 地面破坏 发震构造 云南省会泽县-四川省会东县5.3级地震 
基于面积统计的震后烈度评估被引量:9
《自然灾害学报》2005年第1期76-81,共6页张建福 成小平 姜立新 帅向华 吴天安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建设;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
选取了较为典型的历史震例,并将这些震例的等震线图数字化。利用这些等震线图数据,直接统计出地震参数和震后不同烈度面积之间的关系,并将该关系和烈度衰减几何模型结合起来,反演震后烈度的具体分布形状,以进行震后烈度分布的预测。
关键词:烈度衰减关系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地震应急 统计值 等烈度线 
阳江市洋边海2001年4月22日M_L4.6级地震影响场被引量:5
《华南地震》2002年第2期87-89,共3页王雄健 郑沃参 
20 0 1年 4月 2 2日在阳江市洋边海发生ML4 6级强有感地震 ,部分房屋受到轻微破坏。震后对地震现场进行了调查 。
关键词:阳江市 震害调查 地震 等烈度线 有感地震 
2001年四川省雅江-康定6.0级地震烈度考察及发震构造背景雏议被引量:6
《地震学报》2002年第1期57-66,共10页何玉林 张勤 黄伟 
20 0 1年 2月 2 3日四川省发生的 6 .0级地震 ,其宏观震中位于雅江县与康定县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 .极震区烈度可达 度 , 度区、 度区和 度区面积分别为 1 80 km2 ,1 472 km2 和3 998km2 ,等震线分布总体形态呈椭圆形 ,长轴近南北向 ...
关键词:地震烈度 等烈度线 地震破坏 发震构造 2001年 四川 雅江-康定6.0级地震 
2001年2月23日四川省雅江—康定6.0级地震宏观烈度考察及发震构造背景刍议被引量:3
《四川地震》2001年第4期1-8,46,共9页何玉林 张勤 黄伟 
20 0 1年 2月 2 3日在四川省境内发生了 6 0级地震 ,其宏观震中位于雅江县与康定县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极震区烈度达Ⅷ度 ,Ⅷ度区、Ⅶ度区和Ⅵ度区面积分别为 180、 1472和 3998km2 ,等震线分布总体形态呈椭圆形 ,长轴近南北向。震区...
关键词:地震烈度 等烈度线 地面破坏 发震构造 雅江-康定6.0级地震 2001年 
岷江断裂南段与1933年叠溪地震研究被引量:39
《中国地震》1999年第4期333-338,共6页钱洪 周荣军 马声浩 黎小刚 
1933年叠溪75级地震是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重大事件。对这次地震的等烈度线形态及与之相关的发震构造的认识有着明显的分歧。本文基于野外新发现的南北向活动断裂以及叠溪地震地面破裂的研究。
关键词:叠溪地震 岷江断裂 等烈度线 发震构造 地震 
关于1933年叠溪7.5级地震若干问题的讨论被引量:16
《四川地震》1999年第3期11-17,共7页钱洪 周荣军 马声浩 黎小刚 
1933 年叠溪75 级地震是本世纪发生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重大事件。对这次地震, 不同部门曾进行考察, 但给出的等烈度线图有着明显的分歧, 这一分歧意味着对该次地震发震构造认识的不同。本文基于对该次地震的震害特征、震中位...
关键词:叠溪地震 震中 等烈度线 发震构造 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测区古构造残余应力场对大地震的控制被引量:1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文集》1996年第1期77-84,共8页安欧 高国宝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课题(91-046)
一、引言地壳岩体古构造残余应力测量,已在中国、美国、日本、英国、葡萄牙和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开展起来. 本课题,在龙门山断裂带1.1×10~5km^2范围内,用X射线法,以岩体正交异性弹性理论为基础,选测了岩体中力学性质呈高级轴对称的矿...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古构造 残余应力场 主压应力 等值线图 射线法 弹性理论 水平分布 力学性质 等烈度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