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隐喻

作品数:283被引量:52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勇孙厌舒曹春春吴建伟黄秋林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艺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智与勇的对决——汉代“二桃杀三士”图像中的政治隐喻
《美术学报》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侍行 朱浒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美术考古视域下《历代名画记》所述唐以前绘画的复原研究”(编号:22AF09)阶段性研究成果;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生学术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美术考古视域下的秦汉丧礼图像研究”(编号:YBNLTS2024-035)阶段性研究成果。
汉画“二桃杀三士”最早出现在西汉晚期,应当是受刘向编纂《晏子春秋》的影响,此图文均属政治劝诫性质。刘向用此故事劝诫元、成二帝,免受权臣、外戚干政,以免王权旁落。汉画中晏子与齐景公形象比较固定,晏子是孔子门徒中“智”的化身,...
关键词:汉画 历史故事 晏子 田开疆 政治隐喻 
映照与挑战:美国电影中身体恐惧的政治隐喻流变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95-102,共8页闫琨骜 
近年来,电影对“身体”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回归之势,诸如法国新极限电影(French Cinema du Corps)对身体和感官体验的极端呈现,其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一种类型是身体恐怖电影中对身体恐惧(body panic)的描写。身体恐惧在早期好莱坞类型电...
关键词:身体恐惧 美国电影 政治隐喻 
程邃山水画中的意象研究:从荒寒美学到政治隐喻
《美术文献》2024年第8期53-55,共3页黄珍珍 
文章探讨了明末清初画家程邃山水画中的意象表达,关注作品中荒寒美学与政治隐喻的双重主题,并通过分析典型意象如枯木、山石等,揭示程邃如何在山水画中表达对明清易代的历史情感和政治反思。文章将程邃的山水画与文人画传统进行比较,探...
关键词:荒寒 程邃 山水画 
无声诗里鉴千秋——《金明池夺标图》的政治隐喻及元代界画盛行的原因
《美术研究》2024年第3期51-55,共5页黄华三 马俊 
本文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金明池夺标图》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主题、跋文以及时代背景的分析,意在揭示画作表象之下所隐含的“警鉴”意涵及儒家治国理念。此画作在元代宫廷中备受珍视,尤其曾为元代大长公主所藏,这一史实不仅凸显...
关键词:界画 金明池 警鉴之意 与民同乐 
《圣路加受难曲》中的音乐本质、政治隐喻与宗教言说
《音乐研究》2024年第3期79-92,共14页鲁瑶 
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西方歌剧流派研究”(项目编号:22BD077)的阶段性成果。
波兰作曲家潘德列茨基的首部大型作品《圣路加受难曲》创作于20世纪,在音乐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这首作品是作曲家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完成于特殊的历史时期,在新音乐、宗教文本及广大听众的审美之间架起桥梁。《圣路加受难曲》的...
关键词:《圣路加受难曲》 潘德列茨基 音响主义 自由十二音 音乐线索 
“打鬼”--北京的狂欢记忆
《读书》2023年第5期43-52,共10页张临希 
一九二〇年新春,雍和宫前的大旗杆倒了,那年北京见证直皖大战、段祺瑞垮台;一九二四年新春,大旗杆又倒了,紧接着直奉大战、曹锟下野、溥仪出宫。但这绝没有政治隐喻,因为它是被赶热闹的人挤倒的:任由城头风云变幻,百姓依旧我行我素地追...
关键词:段祺瑞 曹锟 溥仪出宫 政治隐喻 打鬼 雍和宫 直奉大战 我行我素 
论英法历央性风景画的异同--以《狄多建设迦太基》与《示巴女王上船》为例
《河北画报》2023年第4期25-27,共3页秦蓁 
《示巴女王上船》与《狄多建设迦太基》分别是克劳德·洛兰与约瑟夫·马洛德·威廉·透纳的作品。洛兰是十七世纪法国风景画之父,他善于运用光线营造出宁静与和谐的画面观感,加之其对人物的细腻描绘,亦可称为风景画系统中具有启蒙意义...
关键词:历史性风景画 史诗转化 政治隐喻 
诗中画意——《桐荫仕女图》屏的图文关系浅析被引量:1
《书画世界》2022年第6期74-75,共2页孟方 
清朝初期,在西画东渐的大背景下,《桐荫仕女图》的屏风媒介和西方的油画媒材结合在一起,打破了传统的规则限制。本文通过分析画面中的图文关系,以及这八扇清宫绘画屏风的价值、意义,深入探究康熙皇帝在此屏风背面临董其昌书法的寓意。
关键词:清代 《桐荫仕女图》 焦秉贞 政治隐喻 
民间叙事、政治隐喻和集体话语——对“十七年”时期彩调剧《刘三姐》文本创改过程的考察被引量:2
《戏剧艺术》2021年第6期13-28,共16页廖夏璇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项目编号:18ZD0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杂剧古今演变史及历代杂剧文献汇释”(项目编号:19ZDA259)的阶段性成果。
"十七年"时期,柳州市彩调剧《刘三姐》文本七易其稿,确立了以"禁歌"与"反禁歌"寄寓阶级斗争的革命主题,完成了刘三姐从民间传说的"歌仙"向阶级斗争英雄的身份转化,其创改过程较清晰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革命话语对民间话语的"渗透"。柳...
关键词:彩调剧 刘三姐 文本创改 民间叙事 政治隐喻 集体创作 
宋代帝王肖像画及政治隐喻
《炎黄地理》2021年第9期9-12,共4页王学凤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2021年度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新时期新疆高校美术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号:PT-2021043。
帝王肖像画在我国有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中国绘画中也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由于图像史料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为文字史料提供辅助作用,它同样涉及到民俗、宗教、政治等观念的传达。文章对宋代帝王肖像画如何与政治、社会、历史相结合,...
关键词:帝王肖像画 视觉艺术 政治隐喻 政治意识形态 文字史料 辅助作用 绘画 宋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