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心理学

作品数:38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殷曼楟陈巍刘凯徐占朝郝明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美术》《大众心理学》《美与时代(创意)(上)》《心理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朱尔斯·拉福格论“印象派”
《艺术与设计》2023年第9期154-158,共5页朱尔斯·拉福格 诸葛沂(翻译) 
朱尔斯·拉福格(Jules Laforgue,1860—1887),19世纪法国著名诗人、艺术评论家,长期致力于分析和捍卫印象派运动。他试图将印象派与当时的光学和知觉心理学研究联系起来。拉福格认为印象派画家使用的外光(plein-air)技术以及颜色振动来...
关键词:印象派画家 艺术评论家 拉福 知觉心理学 外光 
知觉心理学与梅洛-庞蒂的对话:图像观看经验的生态视觉探索
《美术大观》2022年第7期122-127,共6页殷曼楟 
将知觉心理学与梅洛-庞蒂的知觉及视觉观进行参照性研究,可以提供回归图像观看经验本身的生态视觉途径,并实现对视觉怀疑主义的反思及视觉观的重构。本文分析了梅洛-庞蒂从身体主体的“关系性”阶段向“肉”的“关系性”阶段的发展,从...
关键词:梅洛-庞蒂 知觉心理学 吉布森 生态视觉 
直接知觉论冲击下的图像再现研究被引量:1
《文艺理论研究》2022年第2期75-84,共10页殷曼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析美学视域下的图像再现转向视觉再现研究”[项目编号:15BZX126]的阶段性成果。
从近现代知觉心理学、哲学、艺术理论研究的走势来看,不同时期特定的视知觉解释范式往往与既定的图像研究及视觉研究阐释模式有着深刻的呼应关系,而以吉布森为代表的直接知觉论便是当代很值得重视的一种。论文论述吉布森三个核心观点,...
关键词:知觉心理学 吉布森 生态视知觉论 图像知觉双重性 
视觉研究中知觉心理学间接知觉论的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7期62-63,共2页殷曼楟 
《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2期,19000字近代以来,知觉心理学在不同阶段的视知觉研究成果与视觉性研究及图像再现研究的不同阐释框架之间是有内在渊源的。宽泛地说,知觉心理学在不同阶段提出的解释模式与当时的哲学、美学、艺术研究、认知...
关键词:图像再现 理解模式 视知觉 视觉研究 研究成果 视觉性 知觉心理学 解释模式 
空间、媒介与构建——卡尔·安德烈作品的知觉分析
《当代美术家》2021年第3期26-31,共6页阳露 
本文从知觉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卡尔·安德烈的极少主义作品中的结构与审美特点,以发现看似相同作品间的“细微差别”。
关键词:知觉心理学 极少主义 
回归图像观看经验本身——知觉心理学视角下图像再现与现象学的相遇
《外国美学》2021年第1期1-17,共17页殷曼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析美学视域下的图像再现转向视觉再现研究”(批准号15BZX126)阶段性成果
知觉心理学参照系在推进当代视觉及图像研究中颇具价值。知觉心理学的间接知觉论与直接知觉论这两大范式的出现其实并非偶然现象,也非局限于单个学科的孤立现象。它与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理解模式,与认知科学、哲学、美学与艺术理论领域...
关键词:知觉心理学 吉布森 沃尔海姆 图像再现 现象学 图像意识 
视觉研究中知觉心理学间接知觉论的贡献被引量:2
《社会科学辑刊》2021年第2期49-59,共11页殷曼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ZX0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ZX126)。
在当代视觉及图像研究中,视觉怀疑主义与视觉建构论是影响颇深的观点。但如果想要继续追问一种自然而然的视觉性建构何以可能,除了考虑外部力量,或许还应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主体生理心理层面的条件,二是这种视觉建构论的解释模式是如...
关键词:知觉心理学 间接知觉论 视神经科学 符号论 
知觉心理学介入下的图像再现转向——“图像观看经验”的另一视野被引量:2
《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125-133,共9页殷曼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分析美学视域下的图像再现转向视觉再现研究”(15BZX12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图文的叙事建构及其话语隐喻研究”(20BZW027)的阶段性成果
从知觉心理学来考察图像再现研究的当代发展是一种值得关注的跨学科视角。该视角揭示了图像再现研究中出现的两大关键问题,并因此可称为"视觉再现"转向:一是意识到在视觉世界之中观看图画的"图像观看经验"本身。二是关注该视知觉经验的...
关键词:知觉心理学 神经美学 图像再现 描绘 
浅谈艺术作品的心理学分析
《美术文献》2021年第2期15-16,共2页李苗苗 
本文从知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心理定向等心理学角度阐述艺术作品的适应性,换个角度看待艺术家的思想、行为习惯、情感表达。由视网膜图像到心灵图像的过渡,不仅是艺术家个人的功劳,在艺术变革的过程中,这也是艺术鉴赏走向理性分析...
关键词:美术欣赏 知觉心理学 整体性 
知觉观察力下的色域绘画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美与时代(创意)(上)》2020年第10期70-73,共4页唐梦凌 张立涛 
在探索色域绘画的视知觉美学特色基础上,理解其感官联觉表达形式,启发设计师使用色域绘画的美学原则及知觉心理学,结合包装设计提升当代顾客消费过程中的感官体验与艺术享受,推进包装设计的新视野和新思路。当代包装设计在多学科交叉相...
关键词:色域绘画 知觉心理学 感官体验 包装设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