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故意

作品数:249被引量:31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杜宇孟庆华丁学文王雨田杨凯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法制与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认识能力、直接故意程度与刑罚公正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2期388-,共1页林群丰 
犯罪主观方面一直是犯罪论中争议较多的版块,尤其是其中的认识能力理论相对薄弱,直接故意的论证与发展也还有相当大的空间。本文指出刑罚作为一种极端精细的治世工具,其公平正义的宗旨不容亵渎,故有必要对其进行反思。
关键词:认识能力 直接故意 程度 主观方面 能力理论 公平正义 犯罪论 宗旨 争议 刑罚 论证 空间 工具 
浅析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的界限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0期363-,384,共2页张璐 
犯罪的故意是罪过的形式之一,而间接故意是其中比较难界定的一种。对于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之间的界限,历来观点众多。本文旨在分析比较犯罪主观方面中犯罪故意的两种形式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 犯罪 主观方面 两种形式 罪过 界限 界定 观点 
浅议滥用职权罪罪过形式
《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28期379-,共1页赵小凤 陶华 
我国刑法对滥用职权罪没有明确规定其罪过形式,导致学界对滥用职权罪的主观罪过产生了多种分歧认识。本文从判定滥用职权罪的罪过应以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所持心理态度为标准入手,分析了滥用职权罪具有故意和过失的认识因素,具有间接故意...
关键词:滥用职权罪 意志因素 过于自信过失 主观罪过 间接故意 故意和过失 罪过形式 直接故意 心理态度 危害结果 疏忽大意 认识因素 学界 行为 刑法 判定 复合 分歧 标准 
浅析间接故意犯罪形态
《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7期207-207,共1页姚丽艳 
间接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行为。本文通过对间接故意犯罪形态与直接故意犯罪形态的深刻论述,进一步阐述了间接故意犯罪的构成因素、表象特征。本文对间接故意犯罪的理论研究起到一...
关键词:故意 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 放任 刑法 
浅析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
《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17期6-7,共2页梁赞国 刘春 
结果加重犯的未遂问题历来备受关注,争议主要集中在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如果存在的话在何种情形下存在未遂。本文认为基本犯罪既遂而加重结果未发生时,过失的结果加重犯不存在未遂,只有对加重结果持直接故意时才存在未遂。基本犯...
关键词:结果加重犯 未遂 过失 直接故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