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观念

作品数:45被引量:8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银宏李治亭李晓宇陈理赵敏俐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历史教学(下半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中华民族大一统观念的文化地理建构--《尚书·禹贡》的早期书写研究被引量:3
《文学评论》2023年第5期177-187,共11页赵敏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专项课题(2022JZDZ025)“中华文明与早期书写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尚书·禹贡》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不是信史,而是立足于“大禹治水”神话传说基础上形成的早期书写,是对公元前2000年前后发生在中华大地上一次历史巨变的文化记忆,同时寄托着中华先民的文化理想。作为早期书写,《...
关键词:禹贡 九州 五服 早期书写 大一统 文化地理建构 
从考古学看“大一统”观念被引量:1
《人生与伴侣(国学)》2020年第9期19-21,共3页徐良高 
相比欧洲的多元政治与文化传统,“大一统”观念无疑是中国文化中历史悠久的传统之一,不仅影响深远,而且是当代追求国家统一的民意基础。这种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文化传统,是建立在文化一元论观念和共同文化认同心理基础之上的。古代文...
关键词:认同心理 文化面貌 大一统 民意基础 文化一元论 考古学 政治与文化 观念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论科举考试的文化渊源被引量:3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132-141,共10页张亚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科举通史"(13JJD880010)阶段性成果
创立于隋唐时代的科举制度既有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也有深刻的民族文化根源。从古代思想文化演进过程来看,科举制度是先秦尚贤思想、大一统观念、"至公"理念与"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价值观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相互作用的产物,反映了...
关键词:科举考试 文化渊源 尚贤思想 “大一统”观念 至公理念 社会本位教育价值观 
试论“大一统”观念形成的信仰基础被引量:1
《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4期41-46,共6页赵志浩 
实现和巩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局面是华夏各民族的价值共识,传统中国"大一统"观念的产生是地理环境、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等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的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水平、价值观念和共同信仰基础之上的。对"天命"观念的信仰以...
关键词:“大一统”观念 天命 神话 祖先崇拜 多神信仰 
奥运会遇到抗议者并不可怕
《青年记者》2008年第7期91-91,共1页长平 
奥运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应该释放出一种自由、和平与宽容的气息,而不是一种紧张、回执而排他的大一统观念。
关键词:奥运会 大一统观念 全球性 体育 
先秦儒家大一统观念的现代阐释被引量:1
《潍坊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62-64,共3页徐学忠 张增国 
儒家历来推重“大一统”,孔子关于“天下有道”的理论,孟子“定于一”的命题,荀子“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理想,都是“大一统”的表现。先秦儒家的大一统观念对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文化价值的整合起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先秦儒家 荀子 孟子 孔子 统一 理想 大一统观念 民族凝聚力 国家 理论 
“一国两制”与中华民族的“大一统”观念被引量:1
《统一论坛》2002年第1期36-36,共1页宋云高 
“一国两制”维系了源远流长的民族历史和思想文化传统。一个民族要有民族精神,才得以生存、繁衍、发展、昌盛。一部中国历史,一条耀眼的主线——追求统一,反对分裂。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精粹。以“大一统”观为核心的国家理念自...
关键词:“一国两制” 国家理念 中华民族 反对 民族之魂 主线 大一统 中国历史 民族精神 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权思想和早期的独尊儒术──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心理探析之二被引量:2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40-43,72,共5页刘汉东 
集权思想是古代政治结构和政权体制的产物,并成为大一统观念的基础。集权思想深深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之中,并在思想学术方面造成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情形。由董仲舒提倡,由汉武帝利用政治权势加以固化的集权思想和独尊儒...
关键词:中国 传统文化 大一统观念 集权思想 独尊儒术 民族精神 凝聚力 民族心理 
“汉承秦制”与传统文化的集成-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心理探析之一
《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57-64,共8页刘汉东 
中国传统文化,早期以地方文化圈为主要特征,从春秋战国以来,逐渐以黄河文明为主干,完成了集成过程。传统文化集成的奠定时期为秦汉时代,具体表像为“汉承秦制”,丰富内涵为政治求同和思想意识大一统,发展脉络为各地方文化的相互...
关键词:"汉承秦制" 中国 传统文学 汉族共同心理 楚文化 关中文化 民族精神 大一统观念 民族心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