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洪

作品数:292被引量:1990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王旭仙杜继稳武麦凤胡淑兰丁治英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省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渭南市气象局广西气象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淮海平原降雨极值特征及致洪危险性分析
《水电能源科学》2025年第4期30-34,共5页袁亚玲 王文鹏 韩蕊 宋子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006501);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SKS-2022022)。
近年来黄淮海平原多地发生超历史极值的暴雨,引发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探明降雨极值时空分布规律,依据1960~2022年降雨极值指数系列,分析了降雨极值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探究了降雨极值的概率特征及致洪危险性。结果表明,黄淮...
关键词:黄淮海平原 降雨极值 概率特征 致灾危险性 
海岸带高潮位所致洪水发生几率预测——以江苏沿海长期海潮观测为例
《水力发电学报》2025年第3期99-108,共10页刘苏宁 冯曦 郭东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007900);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YK223001-3);江苏省水利科技项目(2022023)。
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加速上升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过去须由风暴潮触发的海岸带淹没灾害,未来可能在天文大潮主导下即可发生。本文通过江苏沿海长期潮位站(连云港和吕四)的历史观测潮位数据,系统分析了海岸带高潮位所致洪水(HTF...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 海岸洪水 高潮位 天文大潮 样本分析 
秋汛期汉江上游致洪暴雨过程特征及天气概念模型分析
《气象》2025年第2期207-220,共14页王孝慈 田刚 孟英杰 王海燕 王继竹 周耘逸 徐卫立 祁海霞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FD094、2023AFD099);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2J018、CXFZ2024P043);中国气象局水文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24SWQXZ029);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423020002)共同资助。
利用NCAR/NCEP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水文观测资料,以秋汛期汉江上游15例编号洪水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洪水峰型特征及对应天气系统的演变规律,构建了致洪暴雨天气概念模型。结果表明:秋汛期汉江上游编号洪水单峰型过程最多,洪水过程线具...
关键词:汉江上游 编号洪水 洪水峰型 致洪暴雨过程 致洪天气概念模型 
四川盆地西部2020年8月14—18日致洪强降水过程的地形影响分析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4年第4期41-53,共13页陈贝 黄楚惠 高文良 李嘉琪 
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3J016);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NSFSC0242);川西南雅安暴雨实验室科技发展基金项目(CXNBYSYSYWZD202407,CXNBYSYSYWZD202404);四川省气象局项目(SCQXKJYJXMS202113)。
2020年8月14—18日四川盆地西部发生了特大致洪暴雨过程,本文利用探空实况资料、区域站实时监测资料和雷达实时资料对此轮过程环流形势和成因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盆地西部地形的作用。结果表明:(1)本次大暴雨过程具有低值系统环流形势...
关键词:四川盆地西部 致洪强降水 地形 温湿条件 
长江中下游致洪大暴雨事件的关键环流型聚类分析
《气象科技》2024年第5期652-667,共16页施文 梁萍 曹欣沛 
国家自然基金(42175056,U2342208);上海市自然基金(21ZR1457600);中国气象局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2J009);中国气象局气候预测重点创新团队(CMA2023ZD03)资助。
大范围的持续性暴雨事件会影响水文条件,造成洪水影响。本文针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长江中下游致洪大暴雨事件个例,基于随机分化模拟退火聚类方法和扰动集合相似方法,研究致洪大暴雨事件的关键环流型及其对大暴雨的定量贡献。结果表明,长...
关键词:致洪大暴雨 环流分型 聚类 扰动集合相似 低频振荡 
岷沱江、嘉陵江流域致宜昌大洪水暴雨过程的特征及天气成因被引量:1
《气象》2024年第8期981-996,共16页王孝慈 孟英杰 李双君 王继竹 李波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FD099);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项目(2423020002)共同资助。
为揭示岷沱江、嘉陵江流域致大洪水暴雨过程的天气成因及宜昌控制站雨洪规律,加深对宜昌站大洪水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基于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常规气象水文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学、天气学等方法分析研究了1980—2020年发生在岷沱江、嘉...
关键词:岷沱江 嘉陵江 致洪暴雨 宜昌大洪水 天气概念模型 准静止类 
宜昌市致洪中尺度极端降水成因分析
《人民长江》2024年第7期88-97,共10页成勤 王清龙 孟芳 李芳 彭福强 雷东洋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AFD106);三峡局地气候监测项目(SK2023019);湖北省气象局科技发展基金项目(2023Y13)。
极端降水对河流防洪调控、水库蓄水泄洪等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极端降水成因成为强化区域洪水资源管理的必要环节。基于多源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利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和锋生强度诊断等方法,对2023年8月26日夜间宜昌市致洪中尺...
关键词:极端降水 超低空急流 边界层冷空气 中尺度锋区 地形作用 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 宜昌市 
基于HYSPLIT模式的凉山“8.21”致洪暴雨水汽特征分析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4年第S01期52-58,共7页边茜 李春忱 唐毓羚 刘小欧 
凉山州气象局科研项目(202307)。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和GDAS资料,结合HYSPLIT模式对凉山州2023年8月21日致洪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和水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波槽、切变线、地面冷空气及强烈的不稳定能量是此次暴雨产生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暴雨 水汽特征 HYSPLIT模式 水汽贡献 
“22·06”广西暖区极端致洪暴雨成因与预报偏差分析被引量:1
《气象研究与应用》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刘日胜 赵金彪 刘国忠 王盛繁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4GXNSFAA010352);中国气象局气象能力提升联合研究专项(22NLTSY011);中国气象局复盘总结专项项目(FPZJ2023-095)。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卫星遥感及再分析等多源气象资料,通过统计及天气学诊断方法,对2022年6月17—21日广西暖区极端致洪暴雨过程成因与预报偏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在高空槽、低涡切变、低空西南急流的...
关键词:暖区暴雨 极端降水 中小尺度 物理量异常度 
基于WRF模式的好溪流域致洪暴雨千米尺度预报研究被引量:1
《水电能源科学》2024年第4期6-9,14,共5页贾彦方 吴志勇 李源 何海 欧剑 汪瑛琪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ZJWY22E090009);浙江省农村水利水电资源配置与调控关键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90101B)。
鉴于好溪流域内多山地和丘陵,梅汛期和台汛期常突发强暴雨,致使其千米尺度下的数值预报难度较大的问题,选取好溪流域2015~2020年的10场致洪暴雨事件,利用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WRF和GFS预报数据进行6、30、54 h的回顾性预报,并测试了5...
关键词:暴雨预报 WRF模式 对流解析尺度 异常天气 山区小流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