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君尧舜

作品数:94被引量:5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胡永杰魏景波孙杰李芳民陈昌渠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四川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杜甫四十不动心
《金融博览》2023年第19期23-23,共1页朱美禄 
杜甫出生于唐睿宗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杜甫四十岁。四十岁的杜甫已经在长安漂泊了好几年,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并未得以实现,过的却是“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的生活。...
关键词:最高统治者 不动心 唐睿宗 唐王朝 杜甫 骄奢淫逸 致君尧舜 唐玄宗 
诗人的“行头”
《小学生导读》2023年第3期16-17,共2页柯柯 
假如你“穿越”回古代想成为一名诗人,需要置办些什么呢?答案大概会大大超出你的预料,因为,你最先要置办的“行头”是一头驴。不信?让我们看看诗人们留下的诗句吧。杜甫:我有一头小毛驴才华横溢的杜甫一直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关键词:杜甫 才华横溢 行头 致君尧舜 诗句 诗人 
“致君尧舜”:政治传播视角下的宋代经筵考察
《中国文化与管理》2022年第1期64-73,227,共11页董熠 谢清果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华夏文明传播的观念基础、理论体系与当代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9BXW056);2019年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一般课题“作为媒介的圣贤:中华文化理想人格的传播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经筵制度是一种帝王教育制度,萌发于两汉时期,在北宋得以制度化定型,此后被历朝所接受继承,其影响还辐射到了周边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的政权。经筵活动是包含了教化与政治双重属性的传播活动。作为针对帝王的教化传播活动,经筵呈现出传...
关键词:经筵制度 教化 道统 政治传播 政治象征 
杜甫“致君尧舜”政治理想论被引量:3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12-121,共10页李芳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代到北宋丝绸之路(陆路)上的驿站、寺庙、重要古迹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及文化传播”(18ZDA241)子课题阶段性成果。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杜甫的政治理想,而其形成则有特殊的语境。“致君尧舜”从早期的褒奖勋臣语,至初唐则演变为君王对臣僚的政治期许,复又由君王之政治期许,演化为官僚文人仕宦的政治理想。杜甫在尚未入仕且生计困顿之际树立...
关键词:杜甫 致君尧舜 政治理想 谏诤精神 典型意义 
寻英雄,扬爱国情怀——探寻《蜀相》精神内核
《师道(教研)》2021年第10期87-87,共1页陈爽 
杜甫是一位怀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政治抱负的诗人,一生心怀国家,国破之际,身似浮萍,四处漂泊,然而他的诗篇却给了后人无穷尽的爱国力量.在杜甫的诗中,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疾苦而哀号,为祖国兴亡忧虑,将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国家民族命...
关键词:政治抱负 民族命运 爱国情怀 《蜀相》 精神内核 生命历程 杜甫 致君尧舜 
以诗为史述平生——杜甫人生的四个时期
《初中生辅导》2021年第21期19-19,共1页曾江保 
时间在流淌,一个灵魂却在掩埋的岁月里执著流浪;王朝在覆灭,一个诗人却在亘古的时空中深情吟唱。——题记他是杜甫,那个愤满吟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翩翩少年;他是诗圣,那个默默哀叹“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霜鬓...
关键词:世事变迁 文学作品 杜甫 悲秋 史述 流浪 致君尧舜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论杜甫的社会历史主体观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89-93,共5页刘倩倩 
杜甫,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目前学界多关注于杜甫其人其诗的研究,较少关注到杜甫人格中的唯物主义思想性。实际上,杜甫本人及其思想初具人民主体观雏形,堪称一先行例,究其思想的人民性,有深厚...
关键词:杜甫 马克思主义 历史主体 唯物主义研究方法 
经筵讲读:经筵讲官与帝王互动中的经典传承--以《五经》《四书》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4
《学术探索》2021年第3期105-113,共9页孙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BOA200047)。
经筵为经筵讲官向帝王传授以《五经》《四书》为中心的儒家经典提供了合法性的制度平台。作为经筵讲读活动中扮演传道者角色的讲官,寄希望通过教化帝王、涵养君德来造就尧舜圣王之君。经筵讲官将经典文本从书面语变成口头语的讲学活动中...
关键词:经筵 帝学 致君尧舜 经筵讲义 学为圣王 
苏门
《散文诗》2020年第12期82-87,共6页熊予晴 
有节是子瞻夜黑,月悬,风急,大江东去。一个正值壮年却满头白发的诗人闭目,倚杖,听着江声。此刻,他终于卸下年少时的轻狂,卸下致君尧舜的理想。用之难行,舍之,可藏?他终无法如其友参寥子,做个轻快的闲云野鹤,终无法江海寄余生。他叫苏轼...
关键词:参寥子 仕与隐 宦海沉浮 子瞻 苏轼 苏门 仕途 致君尧舜 
心有偶像在,苦难活成诗
《民间传奇故事》2020年第12期14-15,共2页岑冉 
北宋人苏轼是史上最全面、最博学的大师,其实一直很骄傲。高中进士之后,更加信心爆棚,他觉得自己身负青云大才,“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非常自信,也非常自恋。那么,苏轼有崇拜的人吗?有。苏轼崇拜的人有两个,一个是...
关键词:诗人白居易 田园诗人 中隐 苏轼 陶渊明 致君尧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