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艺

作品数:90被引量:16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余悦陈文华乐素娜陆留弟施元旭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茶叶博物馆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业考古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日“茶禅一味”的嬗变与差异
《农业考古》2024年第2期167-175,共9页李瑾皓 
“茶禅一味”是指禅人在日常生活中,以茶事参禅事,达到入静开悟、参透禅慧的境界。“茶禅一味”的形成离不开茶与禅的融合,后来这一禅林佛语在中国宋代被来华学佛的日僧引进日本,并在日本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韵味。文章回顾近代以前茶、...
关键词:茶禅一味 中国茶艺 日本茶道 禅宗 
文旅融合语境下中国茶艺的多元发展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20年第5期35-38,共4页乐素娜 
茶艺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文旅融合语境下的茶艺,要把发展旅游和弘扬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重原真性、艺术性的创新,还需要探索各种茶文化景观中的活态传播方式,追求茶文化的平等、多元的文...
关键词:茶艺 文旅融合 
非遗视野下中国茶艺的传习被引量:2
《农业考古》2019年第5期58-63,共6页乐素娜 
近年来,非遗表演的研究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非遗的视角,从茶艺表演的传承与保护现状、茶艺表演面临的瓶颈与问题、茶艺表演的价值体现和茶艺表演的传承策略等方面,来探讨中国茶艺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非遗 茶艺表演 传习 
论中国茶艺的人文精神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5年第5期22-26,共5页陈子叶 
自茶饮在中国诞生以来,唐代陆羽《茶经》第一次将人的精神探求融入茶饮活动。自此,茶饮步入艺术的殿堂。人们也在茶饮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情操和思想。茶,本来是人们解渴的物质需求,一但提升为艺术,于是就有了茶的内涵,茶艺也就有了...
关键词:茶艺 人文精神 茶饮 
中国茶艺在日本推广现状及前景的实证调查研究被引量:2
《农业考古》2015年第2期83-87,共5页谷津阳子 李柏令 
中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茶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凝结着汉民族的人文精神,值得向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介绍和推广。本文通过实证调查方法研究中国茶艺在日本推广的现状,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
关键词:中国文化 日本文化 文化传播 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艺 
对中国茶艺几个问题的理解——在日本福冈讲课提纲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1年第2期55-63,共9页余悦 
“小梅风韵最妖娆,开处雪初消。” 这是宋代江西才子晏几道《诉衷情》词的开篇两句,写的是雪后梅花开放,风韵分外妖娆的风姿。福冈虽然气候宜人,夏元酷热,冬元寒雪,却同样对梅花情有独钟,把她作为市花。这一点,与中国人对梅花...
关键词:中国茶艺 提纲 讲课 日本 梅花 中国人 市花 
茶道、茶艺、茶文化的来龙去脉——范增平接受陆留弟访谈纪录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1年第2期291-294,共4页周本男 范增平(修订) 
中国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主任陆留弟教授,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教授,于2010年10月3日上午相见在台北市天成办公室。两位都是钻研茶文化的专家,陆留弟教授留学日本,研究日本茶道、茶文化多年,是杰出的日本语...
关键词:日本茶道 中国茶艺 茶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 平接 范增平 理事长 化学会 
泉州师院中国茶艺大专班安溪五阆山茶人茶事被引量:1
《农业考古》2010年第5期220-223,共4页冯燕萍 许炳南 何艺敏 刘一帆 朱明伟 王磊 杨山虎(台湾) 
关键词:福建省安溪县 中国茶艺 茶事 茶人 大专 泉州 福建省农科院 茶树生长 
《茶叶栽培、加工和审评》后记
《农业考古》2010年第5期310-311,共2页陈文华 
关键词:茶叶栽培 审评 加工 中国茶艺 品茗艺术 冲泡方式 茶文化 烹煮 
中国茶艺的美学特性被引量:4
《农业考古》2010年第2期66-70,共5页陈文华 
关键词:中国茶艺 美学特性 茶事活动 审美对象 注意力 观赏性 泡茶 艺术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