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

作品数:1265被引量:1044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桂奎淮茗刘勇强沈新林白文勇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小说写人批评中的画论承变及理论贡献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23年第3期19-28,共10页李桂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术语考释与谱系建构”(项目编号19ZDA247)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小说写人评语常灵活变通地援引或化用画论术语,并生发出各种新意,带有较强的“拟画”性。这种“拟画”性的写人批评常常与“拟史”性的叙事批评相拥并存。相对而言,叙事评语多直白明了,写人评语多含蓄蕴藉;叙事批评常持相反相...
关键词:形神 拟画批评 承变 读者审美 文论谱系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与鲁迅的汉唐小说史识被引量: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90-97,共8页甘文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XZW011)。
为研究者广泛关注并争论不休的“唐人始有意为小说”这一论断,是《中国小说史略》汉唐部分的总命题,承载着鲁迅以“演进”为核心的古代小说发展观和他在汉唐小说文体、内容、艺术等方面的“选择”与“定性”原则。“论断”强调的不是唐...
关键词: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古代小说 小说史 史识 
鲁迅建构汉唐小说史的时代性及其对“重写小说史”的启示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76-84,共9页甘文博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唐人豪侠小说研究”(19XZW011)阶段性成果
鲁迅对汉唐小说史的建构深受“新民”“进化”等时代文化思想的影响,有意兼顾古今中西,但未能走出当时中国本土小说理论体系缺失造成的理论困境。“重写小说史”应当重视回归本土,首要着眼对古人小说观念、思想的还原,并以此穿针引线,...
关键词: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古代小说 小说史 重写小说史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术语“驱睡魔”发微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2年第9期46-51,共6页杜妍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术语考释与谱系建构”(19ZDA247)。
“驱睡魔”也作“祛睡魔”“却睡魔”“遣睡魔”等,本源自佛教,后被广泛用于古代小说序跋等评说领域,指小说具有驱遣困睡、提神解困等功效。“驱睡魔”主要立足于小说的消闲娱乐功用,针对小说固有的言辞易晓、善用科诨、内容新奇等特性...
关键词:驱睡魔 考镜源流 消闲娱乐 不经 广告属性 
中国古代小说本土生成中的民俗视角
《理论月刊》2022年第8期154-160,共7页张俊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肃皮影戏史论研究及抄本整理”(19EB197)。
本土化是当前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关键词和核心理念。但是如何本土化却是一个关切到小说理论建构及阐释话语体系内转的复杂过程。本土化的核心在于对民族精神的体认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回归,民俗性视角的审视有助于厘清中国古代小说的本...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 本土化 民俗视角 民族性 
中西小说叙事伦理取向之差异被引量:2
《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7期87-95,207,共10页江守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西叙事传统比较研究”(16ZDA195)。
比较中西小说叙事伦理取向的差异,中国小说需选择自身特色明显的古代小说。总体上看,中国古代小说重视规范伦理,西方小说重视德性伦理,二者的差异导致中西小说在作者的伦理取向、小说的人物塑造和读者的伦理接受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
关键词:叙事伦理 规范伦理 德性伦理 中国古代小说 西方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术语之圆通考释与谱系建构被引量:2
《文史哲》2022年第3期143-153,168,共12页李桂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术语考释与谱系建构”(19ZDA247)的阶段性成果。
相对于较为早熟且能自成一定谱系的诗文、戏曲、书画等理论而言,小说理论主要以序跋、评点、杂论以及小说话等随感形式呈现,显得较为零散,有进一步系统化整合、提升、建构的空间。近些年,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的实绩主要集中在“文献”...
关键词:文论 中国古代小说 小说理论 阐释学 谱系学 
论《白光》与中国古代小说的关系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71-78,共8页陈艺璇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鲁迅原创词汇综合研究与词典编纂”(20AZW021)。
鲁迅的小说《白光》在创作题材和叙事手法等方面,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创作传统。陈士成这一因科举致疯的人物形象,作为小说主线的掘藏情节以及小说结尾的浮尸公案,均能在古代小说中找到来源。《白光》还运用了《儒林外史》的叙...
关键词:鲁迅小说 《白光》 古代小说 志怪 公案 
论中国古代小说的地理改编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52-59,共8页杨宗红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明清白话短篇小说研究”(13XZW008)。
地理改编是中国古代小说改编的一个重要方面。小说作者通过更改、增添、增补原文本中的地理,以增强故事的地理场景,促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主题。改编时地理的详略、情感、真实性及疏漏与否,都直接受到小说家地理身份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古代小说 地理改编 在地 
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21年第5期183-192,共10页陈才训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明笔记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7ZDA2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最早将楚骚传统引入叙事文学领域的,是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传文学。其后,中国古代小说穿插骚体歌赋便成为一个十分独特的文学现象。作为楚骚传统的重要载体,"以悲为美"的骚体歌赋对中国古代小说抒情性的形成,具有特殊意义。以穿插的骚...
关键词:楚骚传统 骚体歌赋 中国古代小说 抒情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