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理论

作品数:57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林煜峰万新华张晓冬朱晓炜金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博物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全国新书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文艺研究》《书画艺术》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国画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感谢凤先生
《中国书画》2023年第4期91-93,共3页周京新 
吕凤子先生一直是我心中的一座标杆。20世纪50年代后期,凤先生领衔筹建全国三大画院之一的江苏省国画院,确立了“出人才、出作品、出理论”的建院宗旨,载入现当代中国绘画发展史册的“新金陵画派”由此起步。在中国画、书法、篆刻创作...
关键词:江苏省国画院 吕凤子 新金陵画派 中国绘画理论 篆刻创作 当代画坛 中国画 
论中国画形式语言的写意特征
《美术界》2013年第10期69-69,共1页彭洁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科研经费资助,科研项目名称:视觉艺术教育在当代传媒语境下的审美意义研究编号:2013XYB06
一、写意中国画理论的美学思想根源及写意理论的提出 道家和玄学的重“意”而轻“言”、“象”,以“意”为本的认识论、方法论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审美、创作和艺术表现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魏晋时的理论家谢赫在《画品》中提出的“六...
关键词:写意特征 中国画 形式语言 “气韵生动” 中国绘画理论 中国绘画艺术 “六法” 思想根源 
会当藻雪来 于焉证冲寂——略论吕凤子《中国画法研究》的价值、意义与影响
《中国美术馆》2013年第1期83-89,共7页赵启斌 
吕凤子先生是一位非常开明,具有新思想观念、新文化观念的杰出人文学者和著名的中国画家、书法家。他的《中国画法研究》作为20世纪中国绘画理论的经典之作,作为“新金陵画派”(“江苏画派”)的理论奠基之作,在现代中国绘画史上具...
关键词:中国画家 吕凤子 画法 新金陵画派 价值 意义 中国绘画理论 中国绘画史 
当代中国画之我见被引量:15
《画刊》2012年第12期50-51,共2页李小山 
"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这个说法成了画界的时髦话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有这个看法的人是真正这样来认识中国画现状的,事实要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些。当代中国画处在一个危机与新生、破坏和创造的转折点;当代中国画家所经历的苦...
关键词:当代中国 中国画家 传统中国画 艺术家 傅抱石 潘天寿 李可染 中国绘画理论 林风眠 作品 
中国画笔墨、意境的内在意蕴
《福建艺术》2009年第6期53-54,共2页瞿大明 
笔墨与意境是中国绘画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笔墨关乎技法,意境关乎审美,二者相辅相成,交糅相融。于中国画而言,偏重于技法一味地讲究笔墨则会流于匠气般的刻板.格调平平,境界不高;反之,若是单纯地追求意境而无笔墨技法的配合...
关键词:笔墨技法 中国画 意境 内在意蕴 中国绘画理论 
中国画论视野中的画“趣”论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38-42,共5页何世剑 
"趣"是中国绘画理论批评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中国画论视野中的画"趣"论,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作为一个绘画审美批评概念,它在魏晋南北朝被引入画学批评中;唐宋时期,它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逐渐升格为一个绘画审美批评范畴;明清时期...
关键词:中国绘画理论 画趣论 审美范畴 
浅谈中国画之“气韵”与“骨法”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54-55,共2页陈清 
中国画几千年的发展史 ,其实也是中国画论美学的发展史 ,前人之述备矣。南宋谢赫的《古画的品录》堪称经典著作。他提出的“六法” ,对中国画的发展与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气韵”与“骨法”四字 ,见解精辟 ,高度概括了中国画的...
关键词:中国画 画论 "气韵" "骨法" 中国绘画理论 艺术形式 画论美学 
旅美画家吴毅
《美术》1994年第2期81-82,共2页刘禾 
说起画家吴毅,人们并不陌生。他的中国山水画有较为厚实的传统底蕴,笔墨自如酣畅,所表现的山川景观,雄浑而有气势,充分抒发出他对大自然的激情,因而给人们留下较深的印象。 画家吴毅1934年出生于日本国横滨市,原籍广东珠海市。1938年居...
关键词:中国画专业 传统笔墨 美画 中国山水画 横滨市 作品 中国绘画史 中国绘画理论 南京市 哈萨克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