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

作品数:5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李兴年陈永霞徐国利曹守亮邹兆辰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河北学刊》《史学理论研究》《华夏文化》《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是“迟滞”,而非“停滞”——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对“社会停滞论”的回应
《华夏文化》2022年第1期30-33,共4页王兴 
湖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所谓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观点,自其出现之际起,争议便如影随形。抗战时期,“停滞论”更被别有用心的人士发挥,以论证日军侵华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从学术与政治的双重维度,对这一观点予以有力驳斥。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学者 中国历史发展 学术与政治 停滞 理论学说 双重维度 中国传统社会 抗战时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历史撰述中的“古史”建构被引量:6
《中国史研究》2020年第3期21-39,共19页王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及重大问题研究”(19JJD770004)的阶段性成果。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和撰写中国古史始于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重视考古材料,将实物史料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传说记载相结合,从而致力于建立科学、可信、系统的中国"古史",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历史撰述中"古...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 历史撰述 “古史” 考古学 史前社会 
1949-1966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史学遗产观被引量:1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43-47,共5页曹守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重大研究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史领域的重要理论观点研究"(2009JJD770009)的中期研究成果
对待史学遗产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十七年史学"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成就。"十七年史学"中关于史学遗产的认识,远不是简单否定和粗暴抛弃,而是秉持着一种系统全面、辩证开放的史学遗产观。这在历史观、治史旨趣、研究领域和研...
关键词:唯物史观 史学遗产 “十七年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论文史关系被引量:5
《史学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82-91,160,共11页徐国利 陈永霞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李大钊、郭沫若、翦伯赞、范文澜和白寿彝等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史关系问题作了现代解答,将其内涵拓展到四个方面,即:史学与文学的学科性质及其关系、史学与文学认识(思维)形式的异同及相互关系、文史撰述的异同、...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 文史关系 理论价值 
在分析与借鉴中提高中国史学的理论水平
《河北学刊》2007年第1期112-114,共3页邹兆辰 
2001年度国家教育部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2001ZDXM770003)
本组笔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所取得的理论成就进行了探讨.李根蟠认为,中国的"封建地主制"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取得的一个丰硕成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新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陈其泰指...
关键词: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 "封建地主制"理论 民族问题 唯物史观 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 李大钊 范文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