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撰述

作品数:58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朱露川李传印施建雄李道新丁亚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史学史研究》《历史教学(上半月)》《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学术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世纪中国“古史”历史叙事的深度解剖——评王兴《20世纪中国历史撰述中的“古史”建构》
《学术评论》2024年第5期51-57,共7页程鹏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23&ZD242)。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人类文明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兴起的话题。在中国传统史学的历史叙事中,关于“古史”的记载极为丰富。近代以来,随着社会剧变与西学的引入,中国历史学者对“古史”展开了深刻的反思与重构,这是20世...
关键词:中国传统史学 历史撰述 历史叙事 历史学者 社会剧变 古史 学术话题 人类文明 
论历史的真与美
《教师博览(上旬刊)》2024年第4期51-53,共3页林中泽 
一部理想的历史作品,应当达到真与美的统一。求真是历史学的最终目标和本质。西方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虽然在自己的作品中记载了不少荒诞不经的传闻,但他明确表示自己并不信以为真,由此显示出其作为一名历史学者的本性未泯。古希腊历史...
关键词:希罗多德 历史学者 修昔底德 历史撰述 真与美 历史学家 古希腊 
晚清士人的世界弱国历史撰述
《新华文摘》2024年第5期63-65,共3页刘澍 
一、世界弱国的界定。晚清时期,世界外交体系已经处于1815年开始形成的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把世界各国按强弱分为三级,“欧洲列强是第一等,相互之间签订平等条约;中国这样的既不体现,但也不反对欧洲文明标准的国家属于第二等,欧洲列强...
关键词:历史撰述 不平等条约 维也纳体系 晚清时期 外交体系 领事裁判权 欧洲文明 欧洲列强 
事的突显与经学态度之弊:章学诚“六经皆史”说重估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43-150,共8页刘梁剑 
在后经学时代重估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意义,可以看出事的突显与经学态度之弊。“六经皆史”说强调“言—事—道”三元二重结构。六经之载道,乃是通过明述事的方式显示道。依照经学态度,“言—事—道”三元二重结构中居间的“事”失落...
关键词:章学诚 六经皆史 经学态度  历史撰述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撰述对神话、传说的“处置”方式与古史建构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24年第1期155-164,共10页王兴 
湖南大学2023年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提升计划项目“百年考古学发展与中国‘古史’编纂研究”(项目编号:531118232035)的阶段性成果。
面对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学术媒介性质的日人的知识观念的影响,20世纪初的中国历史撰述逐渐以“传疑时期”对古史加以阐释。以进化史观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都使得中国历史编纂者对神话、传说材料重新加以解释,并建构起新的古史叙述...
关键词:中国历史撰述 神话传说 古史建构 信史 历史观 
晚清士人世界弱国历史撰述的学术价值与特点
《史学史研究》2023年第4期44-55,共12页刘澍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近代国人对亚非软弱小民族国家的历史建构(1912-1949)”(项目编号:2022M710422)的阶段性成果。
晚清士人对世界弱国的历史撰述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在国别方面,他们开创了中国人对埃及史、波兰史等国别史的历史记载;在时段方面,他们的视域扩大到古罗马、奥斯曼帝国早期史;在问题方面,晚清士人解决了许多困惑国人几百年的问题,比如佛...
关键词:晚清 弱小国家史 历史撰述 学术价值 世界观 
“书事”新论:范畴、恒理及其他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23年第9期10-14,共5页朱露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项目(21VMZ013)
《史通》是刘知幾毕生读史、治史、评史之精华,反映了作者有关史学自身构成体系的卓识。论者指出,《史通》内篇“各篇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史学理论体系,除《自叙》具有特殊内容以外,各篇在写法和文章结构上也基本相同”(乔治忠:《中国官...
关键词:《史通》 刘知幾 官方史学 历史撰述 《人物》 治史 私家史学 乔治忠 
《史通·采撰》论历史撰述之得失
《史学月刊》2023年第9期5-9,共5页陈安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18VXK006)
唐刘知幾所著《史通》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第一部史学理论著作。该书就历史编纂、史官建置、史馆制度、史学审美、史学批评、史家主体、史学功用等多层次展开了深入探讨,具有突出的系统性和理论性,被视为治中国史学者“看家的书”。对于...
关键词:《史通》 史学理论 中国传统史学 中国历史学 历史撰述 史学批评 刘知幾 治史 
民族情感与历史叙述: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撰述对人种起源问题的阐释被引量: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46-159,共14页王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初期史学界的学术重构研究”(20CZS003)。
中国人种起源问题是近代中国历史撰述所遭遇的一个重要话题。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撰述中所反映的知识分子对人种“西来说”的信奉、对人种外来说的质疑乃至批判,以及对“土著说”的“暂行断定”,彼此之间不仅并不矛盾,反而是一脉相承...
关键词:中国历史撰述 人种起源 民族情感 “土著说” 20世纪上半叶 
民国时期考古学的发展与中国历史撰述中的“古史”建构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2年第2期130-146,共17页王兴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中国初期史学界的学术重构研究”(20CZS003)阶段性成果。
缘于史料观念的转变、疑古学说的刺激、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学科定位与学术使命,考古学兴起之后,旋即受到民国时期史学界的重视,并且考古材料被运用于古史书写之中。当时的史前考古成果打破国人上古黄金时代观念,“拉长”了中国古史,由...
关键词:中国历史撰述 考古学 “古史” 建构 史前史 商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