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社会

作品数:171被引量:36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郑建明王芬刘明如刘芳高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历案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以“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一课为例
《教师》2025年第9期143-145,共3页陈清辉 李心荷 
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立项“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历史学历案教学研究”研究成果(FZ2023GH086)。
评价任务在学历案的设计与实施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落实“课程标准”的关键所在。文章以“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一课为例,探索基于学历案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提出学历案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要求,充分理...
关键词:学历案 评价任务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初中历史教育:考古文物资源的重要价值及教学策略——以“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5年第4期18-23,共6页钱金燕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自筹课题“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初中历史跨学科通融课程建设研究”(批准号:2023ZC405)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2024秋季学期修订版统编新教科书于初一年级开始使用,从新教科书培训到用教科书教学,很多一线老师反映落实新教科书有困难,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科书内容增加的压力。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关键词:教科书内容 中华文明 大汶口文化 史前社会 史前时期 郧县人 考古文物 教学策略 
中国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中的陶鼓研究
《音乐研究》2025年第1期11-23,共13页郑小龙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音乐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1BD057);2024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中国史前时期陶鼓文化研究”(项目编号:GD24YYS10)的阶段性成果。
史前社会复杂化主要表现为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分工的复杂化.陶鼓作为新石器时代的一种特殊器物,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渐为高等级阶层掌握乃至垄断,陶器的生产呈现专业化发展趋势.陶鼓也是观察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的重要载体之一.
关键词:史前 社会复杂化 陶鼓 
红山文化二题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孙国军 
源自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璀璨文明——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红山文化不仅揭橥了史前社会的独特面貌,还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值...
关键词: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中华文明起源 多元一体格局 史前社会 赤峰地区 核心作用 赤峰市 
红山文化二题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孙国军 
源自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璀璨文明——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红山文化不仅揭橥了史前社会的独特面貌,还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关键词:红山文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 多元一体格局 史前社会 中华文明 赤峰市 内蒙古自治区 发掘 
大单元视角下的初中历史结构化教学探索——以“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为例
《新课程研究》2024年第36期101-103,共3页赵运林 
当前教育目标已转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知识碎片化、认知结构松散化等问题,文章从大单元视角出发,以“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为例,探索实施初中历史结构化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历史 大单元视角 结构化探索 核心素养 
构建悬疑情境 强化学科实践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35期15-17,共3页凌斌 方玲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历史课程的教学要力求体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并依据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与整合,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探究历史的实践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历史情境 课堂教学实践 史前社会 情境的创设 《中国历史》 学科实践 创造性运用 
吸收多元文化 解读文字起源
《中国出版》2024年第17期71-71,共1页牟堂娟 
文字起源一直以来都是早期文明研究的一大热点,也是探讨文明社会的重要观察点。前文字是盛行于史前社会和部落社会的多种原始视觉表达方式,对前文字的系统深入研究,将为新媒介条件下的“类文字”符号创意提供充足的学理依据,尤其对于汉...
关键词:文字起源 多元文化 新媒介 早期文明 汉字起源 史前社会 视觉表达 部落社会 
古人的天文智慧——揭秘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天天爱科学》2024年第13期66-69,共4页知识天王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史前社会的天象观测,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已经开始观测天象,如河南郑州大河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上的天文图案,以及江苏连云港将军崖新石器时代岩画上的星云、星象和太阳图案,都有这些内容。这些观测活动催...
关键词:仰韶文化遗址 大河村 新石器时代 将军崖 二十四节气 江苏连云港 日月神话 史前社会 
中华文明探源:何以仰韶
《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4年第7期69-72,共4页赵慧颖 
坐落于河南省三门峡市的渑池县,是一方被黄河母亲拥抱在怀的美丽土地。1921年,随着仰韶村遗址的第一次发掘,这座渑池县普通的小村庄成为中外考古学者向往的古文化圣地。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范围最广的考古文化,它的发现,标志着中国现代...
关键词:中国新石器时代 仰韶文化 考古学文化 考古学者 考古文化 仰韶村遗址 黄河母亲 史前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