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作品数:16738被引量:20355H指数:4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怡陈晓明杨经建陈文新朱德发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艺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批评理论接受与影响评析——基于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转向视角
《文艺评论》2024年第4期65-73,共9页周晓燕 
20世纪初,英美新批评理论以中国文学革命理论外援的身份登陆中国,经过一段时期的沉寂后,在20世纪80年代文学与社会的关系问题的论争中,新批评派的理论框架和具体方法为当时中国文艺界解决文学的话语问题提供了翔实材料。新批评派的批评...
关键词:新批评理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批评转向 文学本体论 
从“致用”到“立知”——20世纪早期现代中国文学立科的根基及其当代启示
《文艺评论》2024年第3期46-55,共10页宋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微时代’文艺批评研究”(项目编号:19ZD02)阶段性成果。
20世纪早期,现代中国文学立科经历了三个重要节点。首先是晚清政府拟定的京师大学堂章程,其本着“经世致用”的理念设立文学科,将文学视为通往经学的门径与手段,试图保持其“文字之学”与“词章之学”的传统意涵与意识形态属性。其次是...
关键词:文学立科 京师大学堂章程 致用 立知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身份建构与文化关怀
《文艺评论》2021年第1期66-75,共10页黎爱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承扬学者、文人二分的学术传统,体现出鲜明的身份意识。是书下册完成了成体系的身份建构:以分类及明确特征的方式,建构起学者与文人二元分立的基本身份框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呈现身份的历史多样性与个体复杂性...
关键词: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学批评 身份意识 
论争与反思:当代中国文学伦理学批评实践中的问题被引量:2
《文艺评论》2020年第2期33-43,共11页刘红霞 陈媛华 
引言文学伦理学批评是聂珍钊先生于2004年提出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其出发点是为了解决文学批评中的伦理缺失问题,包括“理论自恋”“术语自恋”以及文学环境中的道德消减现象。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学伦理学批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文学伦理学批评 文学批评方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聂珍钊 伦理缺失 自恋 硕博论文 学术专著 
传播学视域下中国文学对美传播研究
《文艺评论》2020年第2期44-49,共6页李洁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批准号:17YYD248);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编号:WY2016084-C)。
中国文学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①作为浓缩中华文化的一种特殊表征符号与话语方式,中国文学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价值的具体凝练,不仅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引导我国社会不同阶层人群建立正确的世...
关键词:话语方式 主干部分 表征符号 中华文化 传播学视域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世界观 不同阶层 
宇文所安重写中国文学史的方法与策略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9年第2期38-45,共8页林东东 
文学史即对文学的发展、源流、演变的记载。虽然中国已有漫长的文明史,但是我国历史上并没有独立的文学史书写传统。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学史'概念西舶而来,近代中国才开始写作文学史,至今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成果已丰硕累累。与此...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宇文所安 文学史编写 
论大众的、民间的、活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8年第5期11-16,共6页张丽军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重要话题。从1985年开始,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等提出来"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概念,其目的是想打通现代和当代,以一种总体性的框架,以"现代性"维度来恢复五四精神,可以说具有内在合理性和...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大众 民间 20世纪 五四精神 现代性 争议性 
试论作家批评与当代文学批评版图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8年第5期36-40,共5页周显波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界可谓是四分天下:由高校和研究院所构成的学院批评,以各级作协为主体的作协批评,在官方媒体和自媒体上发布评论的公众批评,作家在文学创作之余从事的作家批评。这四种文学批评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界的版图,而...
关键词:当代文学批评 作家批评 版图 中国文学批评 学院批评 研究院所 官方媒体 文学创作 
两个20年与两个时代:关于新世纪文学与新时期文学关系的考察被引量:1
《文艺评论》2018年第4期15-19,共5页徐勇 
虽然说在思潮流派的活跃度上,新世纪文学20年(将近二十年),较之20世纪八九十年代要沉寂得多,但这并不代表新世纪文学就要逊色。相反,这20年可以说是中国文学走向繁荣并逐渐被世界充分认可的20年。在这20年的后一个十年中,中国文学获...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 文学关系 新时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 世界文学 中国文学 文学走向 中国作家 
书写城市的心灵史——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城市化进程被引量:3
《文艺评论》2018年第4期20-24,共5页张颐雯 
从十七年文学开始直至新时期文学的漫长时期,农村题材小说一直是中国文学创作的绝对主流。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中,无论是十七年文学中最为重要的若干作品:柳青的《创业史》或者浩然的《金光大道》,还是至今仍然在文学性上被广...
关键词:中国文学 城市化进程 心灵史 农村题材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史 十七年文学 书写 《金光大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