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传统

作品数:167被引量:19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自雄马宏柏史冬冬刘俐俐陈伯海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赓续中华文脉的理论、问题与方法——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7届年会暨“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社会科学动态》2024年第12期118-121,共4页易弋雯 
2024年7月5日至8日,中国新文学学会、武汉大学文学院、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武汉轻工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新文学评论》编辑部、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心协办的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7届年会暨“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 中国文学传统 文学评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创造性转化 传媒学院 国际学术研讨会 问题与方法 
中国“文学传统”与“文论系统”之兼解俱通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1期55-56,共2页李桂奎 
在如何梳理总结中国历史悠久、代代相传的“文学传统”问题上,我们曾采取中国自有的一套古朴的“考镜源流”认知方法,也曾借鉴西方已上升到某种理论高度的“论传统”评判经验,提出了各种看法,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而今,我们不仅要...
关键词:考镜源流 文论术语 文学文本 认知方法 原生态 研究成果 相关问题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的文学发展之路
《长江文艺评论》2024年第4期4-5,共2页徐粤春 
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探讨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我以为,应思考几个基本问题。第一,在加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体认中,以自述方式弄明白“中国文学是什么”。德国文化哲学家卡希尔认为“人是文化的存在”,...
关键词:中国文学传统 中国式现代化 自立自强 创造性转化 主体性自觉 创新性发展 现代文明 历史进程 
中国“文学传统”与“文论系统”之兼解俱道
《文学评论》2024年第4期178-186,共9页李桂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小说理论术语考释与谱系建构”(19ZDA247)的阶段性成果。
自陈世通过跨文化比较提出“抒情传统”说以来,中国“文学传统”问题一直是一大学术热点。除了海内外对此“一个传统”说的争论,学界还出现了“诗骚传统”与“史传传统”、“抒情传统”与“叙事传统”等不同思路的“两大传统”说。而今...
关键词:文学传统 文论系统 审美批评 为文之妙 兼解俱通 
一部深入剖析中国文学传统的力作——评《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研究》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36-140,共5页潘志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清代鼎甲策整理与研究”(22CZW033)。
谷文彬新著《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研究》采用合乎佛教文学其实、其情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致力于揭示佛教灵验小说中的中国文学传统,显示出作者的深刻认识。通过以意逆志,该书从六朝佛教灵验类小说中梳理佛教文化的中国化,为中国文学的知识...
关键词:六朝 佛教灵验类小说 佛教文学 中国文学传统 中国化 
论刘绍棠乡土小说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创新性转化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119-128,共10页张丽军 彭嘉凝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中国乡土文学与农村建设运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1&ZD261);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中国长篇小说‘新现实主义’审美书写研究”(项目编号:19ZWB100)的阶段性成果
刘绍棠的乡土小说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创新性转化,既有在人物、结构、叙事、语言等方面的继承,也根据运河文化、民族风格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扬弃和创新。这其中包含了对于明清白话小说的创造性经验移植,对民间故事的叙事借用及功能新生,以...
关键词:刘绍棠 中国文学传统 乡土小说 创新性转化 
薛忆沩小说现代性的内涵和启示
《作家》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欧阳德彬 
追求文学的现代性,实现文学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学接轨,可谓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百年迷梦。中国文学追求现代性的逻辑起点是晚清。从晚清历史看来,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并非中国文学传统自然发展的结果,而是一种被洋枪洋炮逼迫下的被动的现代化,...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现代性 中国文学传统 洋枪洋炮 薛忆沩 文学追求 晚清历史 小说现代性 
格非《望春风》的时间回拨、栖居风景与废墟浪漫主义
《当代作家评论》2024年第1期140-150,共11页余岱宗 郑小莲 
格非的《望春风》是一部对家园的追忆之作。《望春风》所叙的,是主人公不断被“唤醒”的记忆之旅。即便作为空间的故乡消逝了,但故乡的过往形态并未从记忆中消散。通过重温,故乡依然可能现身在场:这便是海德格尔所言的“曾在着”状态。(...
关键词:格非 中国文学传统 浪漫主义 真实性 唤醒 在场 现在与未来 
论师陀《果园城记》中的小说艺术与中国文学传统
《雨露风》2024年第1期52-54,共3页杨林 
《果园城记》是师陀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之一,由18篇独立的短篇小说构成。师陀在《果园城记》中所创作的乡土抒情小说历来为众多学者所称道,如1946年唐迪文评价《果园城记》是“古老的内地中国的一个投影,也是一篇朴素的诗”。[1]师陀作...
鲁迅文学与白居易资源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12期78-82,共5页严佳炜 
鲁迅的文学与思想汲取了东西方的诸多资源,然而白居易对他的影响却常常被研究者所忽视。通过比较鲁迅与白居易各方面的创作路径,审视白居易风格在鲁迅文学中的痕迹,可以发现鲁迅在文学与语言的革新、讽刺与批判的风尚方面都从白居易那...
关键词:鲁迅文学 中国文学传统 白居易 旧体诗 文学与思想 讽刺与批判 创作路径 潜在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