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

作品数:499被引量:45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贺根民胡红梅张伯伟李建中吴承学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学术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当代学林
《学术研究》2015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胡晓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文学硕士毕业,1990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文学博士毕业。1998年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
关键词: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学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当代 安徽师范大学 终身教授 美国哈佛大学 
当代学林
《学术研究》2011年第12期F0002-F0002,共1页
袁济喜,1956年生于上海。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本科;198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当代 博士生导师 硕士学位 中文系 毕业 副院长 
当代学林
《学术研究》2010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吴承学教授。1956年生于广东潮州。1977年考取中山大学中文系本科,后随黄海章、邱世友先生攻读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学位。1987年师从复旦大学王运熙先生攻读中国文学批评史博士学位。1990年到中山大学中文系任教,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史 当代 中山大学 副教授 硕士学位 博士学位 复旦大学 特聘教授 
当代学林
《学术研究》2008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罗宗强,生于1931年,广东省揭阳县人。曾任小学教师、中学职员、海南岛橡胶垦殖场计划统计员。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61年留校师从王达津先生读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生。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西赣南师院任教。1975年春返回母校工作...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博士生导师 小学教师 南开大学 罗宗强 揭阳县 广东省 
当代学材
《学术研究》2008年第7期F0002-F0002,共1页
蒋述卓.1955年生.广西桂林市灌阳人。1977年起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9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学习.师从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化教授,1988年6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1988年7月...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广西师范大学 国家级精品课程 华东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政府特殊津贴 国家重点学科 
“风骨”论的研究要开新路被引量:1
《学术研究》2002年第3期103-109,共7页周明 胡旭 
“刘勰的风骨论”并不等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已经使用了一千多年的“风骨”概念。“风骨”论的研究要想开拓新路,就应该参照它在魏晋人物品评中的原始意义和它在文学批评史上被理解使用的情况对之重新作出界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
关键词:刘勰 风骨 中国文学批评史 
训诂学与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之关系
《学术研究》2001年第11期116-120,共5页彭玉平 杨金文 
训诂既是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内容之一,同时又在其整体研究中处于基础地位,它的作用就在于为我们的批评史研究提供正确的认知前提。但同时我们又不能过分强调训诂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整体研究中的价值和作用,以免偏离学科的发展方...
关键词:训诂 中国文学批评史 学科 
“整理国故”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兴盛被引量:7
《学术研究》2001年第8期113-117,共5页刘绍瑾 
作为现代学科意义上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之所以兴盛于 2 0世纪 2 0、 30年代 ,和当时“整理国故”的思潮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以胡适为代表的“整理国故”的主张 ,并不能与抱残守阙的复古守旧观等量齐观。“整理国故”思潮中所凸显的“...
关键词:《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论体系 文学评论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