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论

作品数:35被引量:3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廖四平张松建李怡吴晓东陈卫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清华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绥化学院学报》《中外诗歌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边缘的视角:简评《中国新诗总论》
《诗探索》2020年第1期32-39,共8页郑政恒 
随着杨匡汉和刘福春合编的《中国现代诗论》(1985)、王锺陵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华:新诗卷》(2000)、《中国新诗总系•理论卷》以及《中国新诗总系.史料卷》(2010)的出版,如今再加上六卷本《中国新诗总论》(2019),在五四运...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歌 中国新诗 中国现代诗论 杨匡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刘福春 经典化 五四运动 
1940年代的中国诗论图景被引量:3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83-92,共10页吴晓东 
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战争语境贯穿了整个20世纪40年代,十余年间的诗学形态也与战争环境有一种内在的同构关系。抗战历史时段的中国版图被切割为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个地域,也为40年代的诗学图景带来...
关键词:1940年代 中国现代诗论 诗学驳杂性和丰富性 
汪静之的“绮梦”——寻诗之旅(二)被引量:1
《新文学史料》2018年第3期12-17,共6页刘福春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散佚诗集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之成果;项目批准号:17JJD750003
我到文学研究所工作首先做的是原始报刊的阅读。这是现代文学研究室的一个传统,初来者并不要求马上撰写文章,而是鼓励到图书馆查阅资料。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效的训练,很快便摸入了新诗这座陌生的大门,并常常会有一些惊喜的发现。由...
关键词:新诗 汪静之 中国现代诗论 文学研究所 现代文学 查阅资料 研究室 图书馆 
中国现代诗论的一种总结——论袁可嘉的诗论
《学习与探索》2018年第3期148-158,共11页廖四平 魏玲玲 
袁可嘉的诗论即关于新诗现代化的理论,几乎论及了中国现代诗论的所有核心问题,并超越了既有的相关论述,从而完善了中国现代主义诗论,发展了中国现实主义诗论,建立了中国现代诗论的范式,堪称中国现代诗论的一种总结。
关键词:袁可嘉 中国现代诗论 新诗现代化 现代主义 现实主义 
新诗的考古——评1980年代以来刘福春新诗史料整理与研究被引量:2
《诗探索》2017年第1期140-156,共17页陈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3BZW119)的阶段性成果
在1980年代的诗歌研究者中,身在中国社科院从事史料工作的刘福春相对安静。虽然他与同人杨匡汉合编的《中国现代诗论》《西方现代诗论》为新时期以来诗学研究者必备的参考书,而他更像一个日日练功却不参加正式演出的票友,不管诗坛论...
关键词:史料整理 80年代 新诗 中国现代诗论 考古 中国社科院 研究者 参考书 
百年新诗史书写的别一种范式——为刘福春《中国新诗编年史》出版被引量:1
《诗探索》2013年第5期162-164,共3页孙玉石 
最近由人民文学精装出版的刘福春著两大卷《中国新诗编年史》,以按照时间顺序编年纪实的叙述形式,将1918年至2000年近一个世纪里,中国新诗的创作的发表,诗集的出版,诗歌的理论批评,新诗刊物杂志与诗文学报纸副刊的创办,诗人的文学活动...
关键词:中国新诗 新诗史 诗歌现象 刘福春 叙述形式 人民文学 理论批评 报纸副刊 审美意识 中国现代诗论 
伊沙《中国现代诗论》在台出版
《中外诗歌研究》2012年第1期46-46,共1页
诗人伊沙的第一部诗论集《中国现代诗论》近日由台湾秀威咨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本书是伊沙历经十余年的写作方才集成的一部诗论集,其中的文章发表时即在诗坛产生过较大影响,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是了解和研究当代诗歌和诗人的...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论 伊沙 出版 文章发表 当代诗歌 可读性 学术性 诗人 
叶维廉“纯粹经验”美学论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42-148,共7页石了英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庄子与近六十年来的台湾现代美学"(2011M50122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文论的阐发与研究"(11YJA751050)
"纯粹经验"是叶维廉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充满争议性的美学范畴。"纯粹经验"美学概括了庄子及其所影响的中国诗的美感视境,呼应了中国"纯粹性"诗学传统。明晰了叶维廉对台湾现代诗理论建设的方向,是叶维廉锻接传统美学与现代诗论...
关键词:叶维廉 美学 纯粹经验 庄子 中国现代诗论 
抒情之外:论中国现代诗论中的“反抒情主义”
《中外诗歌研究》2010年第1期28-29,共2页张松建 
一、中西语境中的“抒情主义”:概念探源与重新定义 在现代中国诗坛.从工具革命与诗体解放发生后不久,新诗理论家即已意识到抒情之重要。随后,“抒情诗”写作蔚然成风。与此同时,“抒情诗”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重新诠释.抒情...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论 抒情诗 主义 诗体解放 现代中国 历史条件 理论家 基本面 
抒情之外:论中国现代诗论中的“反抒情主义”被引量:6
《文学评论》2010年第1期184-194,共11页张松建 
"五四"以降,"诗与情感"的问题构成了中国现代诗论的"剧情主线"。无论新诗运动的参与者还是旧体诗的捍卫者,无论浪漫主义者还是写实主义者,无论纯诗的鼓吹者还是大众化的倡导者,无不尊奉"抒情"为圭臬,即使现代主义者也未能颠覆这个结构,...
关键词:写实主义 现代诗论 抒情 中国 内在张力 “五四” 新诗运动 浪漫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