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作品数:70被引量:13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季进曾攀张丛皞王鹏程张鑫桓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鲁迅研究为支点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刘中树先生的学术贡献
《南方文坛》2024年第3期39-43,共5页张丛皞 
刘中树先生1935年出生于吉林集安。13岁就参加了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并亲历革命工作。1954年考入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中文系,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留校任教后,一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刘中树从鲁迅研究出发不...
关键词:鲁迅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文化与文学 比较文学 学术贡献 刘中树 
人文主义与文学史观新论——评孔范今《人文言说》《舍下论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6期216-219,共4页吴子璇 
孔范今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代表性学者,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著作等身,硕果累累,他关于现代文学史的起点和分期、历史结构的悖论性以及人文主义、人文文化的独特见解更是刷新了学界的传统认知,体现出他治史的学术雄...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观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人文主义 人文文化 孔范 悖论性 学术生涯 
“晚清”论题的提出及其史学意义
《百家评论》2022年第2期42-44,共3页黄轶 
“晚清”议题其最早推动者之一为孔范今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早期的代表性成果则是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十四万字的“导论”清晰而缜密地论证了“晚清”何以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以“现代...
关键词:孔范今 晚清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的“现代性”鲁迅
《雨露风》2022年第4期22-24,共3页唐小岚 
在当代的海外汉学家中,顾彬是一位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也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学家。作为“他者”,他所看到的鲁迅必然与我们有区别,这更有利于我们研究鲁迅的形象,有利于赋予鲁迅新的形象意义,使之更为饱满丰富。同时在研究过程之中,我...
关键词:顾彬 现代性 鲁迅形象建构 
主持人语:老舍创作的多维度考察
《中国文化研究》2021年第1期63-63,共1页李玲 
老舍(1899—1966)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是北京市民的杰出代言人。他的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向不合理的社会发出了悲愤的控诉,这并没有导向阶级反抗的"左"翼价值取向,而是内含着对安稳、公平的社会秩序的呼...
关键词:《骆驼祥子》 《茶馆》 老舍创作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不合理的社会 北京市民 意识形态立场 多维度 
“首创之争”与新文学生成的“多重路径”被引量:1
《小说评论》2021年第1期101-104,共4页李怡 
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源起、关于作为新文学标杆的现代小说首创之功,我们存在着不同的认定。近些年来,这些声音愈加明显。首先,现代文学的源起开始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前移到了晚清,这一判断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中期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 严家炎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现代小说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现代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 多重路径 
革命与现代性话语双重变奏的李劼人文学叙述--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为例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0年第9期82-85,共4页吴靖玮 
革命话语和现代性话语是文学史叙述话语模式中十分重要的两类,前者继承左翼文学史观的精神,注重作家作品中的革命性因子;后者则着眼于作品中的现代性、日常性成分。李劼人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特色鲜明又不可或缺的作家,对其文学史叙述...
关键词:革命话语 现代性话语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李劼人 “大河小说” 
顾彬如何看“鲁郭茅巴老曹”?——以文学史书写为中心
《上海鲁迅研究》2020年第3期-,共14页古大勇 
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YJA751009)“台港暨海外‘鲁郭茅巴老曹’文学史书写研究(1957—2018)”的阶段性成果
多年前,德国汉学家顾彬发表了"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的惊人之论,在中国引起轩然大波,并演变成一个举国皆知的文学事件。2008年,顾彬所著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被翻译到国内出版,在中国学术界产生较大反响,好评者有之,不以为然者有之,...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文学事件 文学史书写 顾彬 “鲁郭茅巴老曹” 众声喧哗 德国汉学家 
通过碎片来重建整体性的可能——论《中国现代文学指南》的文学史形态被引量:2
《南方文坛》2020年第2期61-67,共7页季进 
国家社科重点项目“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传播文献叙录”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7AZW018
尽管文学史的出现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兴起密切相关,但是,在海外学界文学史书写从来都不是热门选项,尤其是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更是如此。虽然海外也有一些具有"中国现代文学史"形态的研究著作,甚至也有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史 夏志清 小说史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史书写 顾彬 乏善可陈 
边缘的视角:简评《中国新诗总论》
《诗探索》2020年第1期32-39,共8页郑政恒 
随着杨匡汉和刘福春合编的《中国现代诗论》(1985)、王锺陵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文精华:新诗卷》(2000)、《中国新诗总系•理论卷》以及《中国新诗总系.史料卷》(2010)的出版,如今再加上六卷本《中国新诗总论》(2019),在五四运...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歌 中国新诗 中国现代诗论 杨匡汉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 刘福春 经典化 五四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