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性

作品数:483被引量:1489H指数:1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春时张法张明海阔王一川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读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梁漱溟是儒者还是儒佛合一者?被引量:1
《读书》2017年第2期35-38,共4页高旭东 
艾恺(Guv Salvatore Alitto)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也是研究梁漱溟最杰出的学者,他的英文著作《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性的困境》(The Last Confucian? Liang Shu-ming and the Chinese Dilernma of Modernity)...
关键词:梁漱溟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中国现代性 儒佛 儒者 中文译本 芝加哥大学 现代中国 
作为“同时代史”的中国革命被引量:3
《读书》2014年第11期115-123,共9页赵京华 
随着二十世纪的渐行渐远,此前那场惊涛骇浪般的中国革命也仿佛成了我们遥远的记忆。然而,这革命曾经如此深刻地动员起广泛的社会力量,虽有重重的曲折和失败,但的确推动了现代中国所有方面的改造和重建,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作为中国现...
关键词:中国革命 中国现代性 二十世纪 社会力量 现代中国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被引量:5
《读书》2011年第4期129-136,共8页季进 
二00四年春天,在波士顿的哈佛酒店,我第一次听王德威谈起他正在做的课题,是讨论一九四九年前后中国作家、文人、知识分子的选择问题,在一种文学的、历史的、政治的复杂互动中,史诗时代与诗学理想之间的激烈冲突,如何给这些人带来...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 抒情传统 中国作家 选择问题 知识分子 诗学理想 波士顿 王德威 
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
《读书》2007年第12期107-110,共4页周泉根 
虽然,多有研究者认为晚明才是中国现代性发生的逻辑起点,但我们可确证的事实却无疑肇自近代。现代性研究无疑是研究政治、文化、文学等领域里不可或缺的视角。因此现代性发生确证可见起点的近代,也无疑是现当代诸多焦点问题必要溯源...
关键词:中国现代性 近代文明 文学转型 现代性研究 焦点问题 民族主义 研究者 现当代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被引量:29
《读书》1999年第12期12-20,共9页张旭东 
关键词:中国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 “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社会 中国社会主义 日常生活 大众文化 
现代性困境与中国现代文学
《读书》1998年第5期158-159,共2页
现代性困境与中国现代文学逄增玉在《中国现代文艺思潮中的现代性问题》(载《作家》一九九八年三期)一文中指出,一九二一年文学研究会提出以文学为职业,建立专门化,职业化的著作工会为文学社团的宗旨,这只能是现代社会才可能的事...
关键词:现代性困境 现代性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 职业化 鸳鸯蝴蝶派 文学研究会 内在矛盾 现代社会 现代高等教育 中国现代性 
新潮学案
《读书》1997年第9期53-54,共2页支宇 
关键词:夏中义 存在论 基督神学 中国现代性 个体性 终极追问 新时期 新潮 价值体系 中华文化 
“真的‘进步’了吗?”
《读书》1997年第3期155-156,共2页
关键词: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叙述策略 功利主义 现代性问题 讨论报告 比较文学 经济转型 现代性话语 中国现代性 
文事近录
《读书》1996年第10期146-155,共10页
今天,大多数人都将陈寅恪定位为一位了不起的学问家,正如大多数人都将近代以还的知识人划分为学问家的系统和思想家的系统;而胡晓明在《存在感受与学术境界——论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性格及其学术思想史意义》一文(《上海文化》,一九九五...
关键词:陈寅恪 金庸小说 文化差异 文化批评 “新生代”作家 传播方式 个人主义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 中国现代性 《中国社会科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