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作品数:428被引量:4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明平文俞红梅侯中军张华民衣宝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高科技与产业化》编辑部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科学家开发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
《稀土》2023年第3期61-61,共1页 
氢负离子导体在氢负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电化学转化池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未来有望引领一系列能源技术革新。中国科学家日前通过机械化学方法,在氢化镧晶格中引人大量的缺陷和晶界,开发了首例温和条件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该研究...
关键词:氢负离子 温和条件 燃料电池 技术革新 导体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科学家 
微观世界里的“清明上河图”
《科学大观园》2022年第21期70-71,共2页倪思洁 
继科学家拍到宏观宇宙中的黑洞照片之后,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拍到了一幅来自微观世界的、特殊的“清明上河图”。这支“拍摄”团队是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李灿院士、范峰滔研究员团队。他们拍到...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 国际学术期刊 微观世界 《自然》杂志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团队 光催化剂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碱性液流电池用离子传导膜研制上取得重要进展
《膜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2期94-94,共1页李先锋课题组 
随着双碳背景下对储能技术的需求增加,使作为电化学储能器件的关键核心材料膜材料的研发,受到高度关注.特别是对于高稳定性、低成本的氢氧根阳离子交换膜,以其需求大、技术难度高、成本高等问题,成为制约液流电池产品与产业发展的重要...
关键词:液流电池 阳离子交换膜 离子传导 连续化生产 核心材料 储能技术 电化学储能器件 氢氧根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发展出生物质合成共聚酯单体新方法
《聚酯工业》2022年第1期53-53,共1页钱伯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1年12月14日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发展出一种利用乙醛和丙烯酸酯的生物质合成共聚酯单体新方法。该合作团队在生物质合成路线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以生物质基平台化...
关键词:平台化合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石油路线 丙烯酸酯 生物质资源 共聚酯 乙醛 研究团队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制备出高性能超薄二氧化碳分离膜
《膜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期159-159,共1页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7月29日讯:近日,我所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彭媛副研究员团队在纯相共价有机框架气体分离膜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以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片为膜构筑基元,诱发错排缩孔效应,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高...
关键词:气体分离膜 二氧化碳分离 无机膜 高效分离 纳米片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制备出高性能超薄二氧化碳分离膜
《浙江化工》2021年第7期49-49,共1页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背景下,发展低能耗、环境友好的CO_2选择性分离膜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高性能二维分离膜是该研究领域前沿性研究议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无机膜与催化新材料研究组(504组)杨维慎研究员...
关键词:气体分离膜 国家战略目标 二氧化碳分离 选择性分离 前沿性研究 碳中和 二维分离 无机膜 
“液态阳光甲醇”可担纲减排主力--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主任李灿被引量:5
《中国石油和化工产业观察》2020年第12期12-14,共3页陈继军 李灿 
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曾任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催化学会理事会主席及第16届国际催化大会(ICC16)主席,现任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主任,主要从...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技术进步奖 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化学会 科技发明 洁净能源 国家科学院院士 自然科学院 
科技前沿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0年第11期10-10,共1页
科学家利用大连相干光源发现冰立方新结构11月2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江凌研究员和杨学明院士团队与清华大学李隽教授研究组合作,利用自主研制的基于大连相干光源的中性团簇红外光谱实验方法,发现了多个最小冰立方的新结构,这些最小冰立...
关键词:相干光源 科技前沿 自主研制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水分子 新思路 微观结构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采用狭缝涂布沉积技术制备高效率大面积钙钛矿太阳组件电池
《钢铁钒钛》2020年第5期36-36,共1页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组(DNL1606)刘生忠研究员、王开博士团队采用狭缝涂布制备方法,结合高压氮气萃取和离子液体钝化钙钛矿界面技术,成功制备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该电池小面积效率达到22.7%(0.09 cm^2),大面积组件达到19...
关键词:薄膜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钙钛矿太阳电池 沉积技术 高压氮气 缺陷密度 钙钛矿薄膜 界面技术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揭示非铅钠锢基双钙钛矿纳米晶动力学机理
《钢铁钒钛》2019年第6期72-72,共1页
(10月8日消息)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韩克利团队揭示了非铅钠钢基双钙钛矿纳米晶动力学机理。该团队创新性地采用变温热注射法成功合成未掺杂及银掺杂的非铅双钙钛矿纳米晶,银掺杂纳米...
关键词:热注射法 掺杂纳米晶 双钙钛矿 钢基 动力学机理 银掺杂 分子体系 反应动力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