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史

作品数:36被引量:9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铭铭陈寒非汪洪亮饶婷李洋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审计与理财》《西藏研究》《现代中学生(阅读与写作)》《中国研究生》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肖像画与人生史——艺术作品中的司徒班钦形象研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第5期104-109,共6页姚婧媛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视阈下的康区高僧司徒班钦(1699/1700—1774)研究》(23CMZ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18世纪康区高僧司徒班钦开创了新噶玛嘎智画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诸多由其弟子等创作的以司徒班钦为描绘对象的肖像画唐卡作品以诸多身份展现了司徒班钦的形象,可以与相关史料相互印证。在唐卡的反复展示中,司徒班钦的地位得...
关键词:司徒班钦 唐卡 肖像画 人生史 噶玛噶举 
走出“家”:孙膑拳名家杨明斋人生史研究
《武术研究》2024年第9期32-36,共5页祝萌琦 唐韶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6BTY102。
文章运用人生史的研究方法,借助历史文献和田野调查,以墨子“走出家”思路为切入点,研究了孙膑拳名家杨明斋“外学”他拳、完善拳派、传播拳种,以及以武报国的完整一生。在探究杨明斋人生历程的同时,不仅梳理了孙膑拳的发展脉络和风格特...
关键词:孙膑拳 孙膑 杨明斋 人生史 
从“功夫人生”到“武学之道”:李小龙研究50年被引量:1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02-111,共10页刘洪 戴国斌 岳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体育‘两创’实践经验、机理及育人效果评价研究”(22YJA890009);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拳经图谱‘由文至图’的变迁研究”(SQ2022193);河北省体育局科技研究项目“高校传统太极拳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研究”(2024QT22)。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50年来(1973-2023年)的李小龙研究进行历史回溯与梳理,研究指出:国内外李小龙研究主要聚焦于“人生史”“电影”“武术”三大领域,以“功夫人生”到“武学之道”为内在线性理路的渐变,整体呈现出多元研究...
关键词:李小龙 人生史 截拳道 功夫电影 武道 
四川巴塘藏戏面具手工艺传承人杜呷的人生史
《东方收藏》2024年第2期152-154,共3页周炜钦 
藏戏是藏族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的重要体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藏戏团艺人杜呷作为全县唯一的藏戏面具非遗传承人,不仅是巴塘藏戏发展的亲历者,更是弘扬藏戏艺术的积极实践者。文章通过对杜呷进行访问和研究,力求展示其作为非...
关键词:民族艺术 藏戏面具 生活史 传承人 
劳模口述史研究的三重视角及其启示——以“新时代浙籍全国劳动模范口述史研究”为例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3-108,共6页周俊超 
2021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新时代浙籍全国劳动模范口述史研究”(21NDQN266YB)阶段性成果。
人生史、精神史、行业史是劳模口述史研究应有的三重视角。其中,人生史视角聚焦劳模成长过程,探求劳模成功经验;精神史视角追溯劳模精神之源,重视精神传承;行业史视角关注劳模所在行业的发展,注重人才培养。以课题“新时代浙籍全国劳动...
关键词:劳模 口述史 人生史 精神史 行业史 新时代 
人生史:以“人观”认识“文明”被引量:2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年第2期121-124,159,160,共6页梁永佳 
主流社会研究方法或追求层层递进、逐级向上的认识论,或使用某种“人性的西方幻想”还原非西方社会的总体现象。然则,通过对莫斯“人观”与“文明”的研究,阐明“人生史”作为一种“具体的科学”对社会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人生史看...
关键词:人生史 具体的科学 人观 文明 
人的跨越:人生史研究作为文明人类学的一种实践可能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2年第2期125-130,160,共7页赵满儿 
人生史作为人类学研究方法的组成逐渐被学界所关注,王铭铭的“超社会体系”理论为人生史方法提供了借鉴。通过结合文明人类学的视野和人生史研究的方法,来讨论个体经验的叙事何以呈现出文明体系中时间、空间和维度的复合性,最终指明人...
关键词:人生史 文明人类学 广义人文关系 
知人论学:纪念李安宅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述评被引量:3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53-157,共5页汪洪亮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研究课题“李安宅于式玉边疆民族研究著述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0-GMD-0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既有的学术史书写大多关注学术作品的文本与思想解读,而对作品的形成及思想的过程往往较多忽略。从人生史角度进入学术史,还远未形成风气。不少曾经影响很大的学者,至今仍是学术史上的失踪者,或者是失语者。过去较少受人关注的近代学者...
关键词:李安宅 人生史 学术史 边疆研究 
民间医生知识形构过程中的复合性力量——基于青海省一个藏族医生的人生史考察
《青藏高原论坛》2021年第3期65-70,共6页沙拉多杰 
民间医生拥有的复合性医学知识呈现出民族医学自身的历史及其与外界互动的主观能动性。阐释民间医生复合权威的形塑过程,人生史叙事方法就是一个适用的路径。民间医生的医疗实践中出现的复合性力量来看,医生的知识结构是由在生物医学和...
关键词:民间医生 知识形构 复合性力量 人生史 
琴弦人生——四川巴塘弦子传承人扎西的人生史被引量:2
《西藏研究》2020年第3期134-142,共9页洛桑次仁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宗教舆情与监测研究”(项目编号:16JJD850018)阶段性成果
弦子艺术是藏族民间歌舞文化的艺术瑰宝,是集歌、舞、词、器、乐为一体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尤其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康区流行最盛。其中,巴塘弦子因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也被赋予"弦子之乡"的美誉。艺人扎西作为巴塘弦子的非遗传承人,是巴塘...
关键词:巴塘 弦子 毕旺琴 生活史 传承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