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观念

作品数:22被引量:4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先飞李大兴曹树真陆贵山钱国权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台州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晋阳学刊》《基督宗教研究》《鲁迅研究月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学”观念的突破与探索——金雅人生论美学思想的内核和特色
《宁波开放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32-38,共7页郑玉明 
金雅教授的人生论美学思想以“人”为中心,以创美审美的实践与“人”的关联为考察重心。她重视美的实践中经验人生个体的美学主体地位,强调以情为内核的审美主体能动性,把审美主体性理解为知情意行的动态张力统一。金雅教授探入重要的...
关键词:人生论美学 人学 大美 美情 中华美学 
“政治人”:“为人生”文论话语的“人学观念”资源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12-14,共3页康建伟 
2019年度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人生文论话语的观念史研究”(19YB095)
"为人生的艺术"文论话语的重心--"人生",从"人学观念"的角度寻找某种"态度的同一性",可归源于"人"的近代转换。这一术语背后的"人",是一个近来发明的"人",是在文艺复兴时作为神的对立面出现,并经启蒙运动理性洗礼的"自然人"与"理性人",...
关键词:政治人 为人生 人学 文论话语 
人与自然的契合——论沈从文的人学观念被引量:2
《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第4期141-148,共8页马新亚 
沈从文的湘西题材作品所表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契合,不仅仅体现为一种创作方法,更体现为如何表现自我与他者的艺术观和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宇宙观。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可以将道德秩序、生命元气赋予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神性"维度缺失...
关键词:整体论 宇宙观 人学观念 超越性背景 
历史撞击与人生困境中的人性挣扎——周建新小说论被引量:1
《满族研究》2016年第2期108-113,共6页吴玉杰 曹帅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作家小说创作的历史意识与身份认同"(项目编号:16BZW120)
周建新的小说具有浓郁的辽西地域特色,他对大时代演进的把握,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尤其是对历史撞击与生存困境中人性挣扎的观照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满族作家,他怀着铭记历史的信念、原乡情结的缱绻、满族文明发展的瞩望和...
关键词:民族历史 生存困境 人性挣扎 人学观念 
朴素地追寻我们本己的幸福和希望——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念浅析
《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第1期431-431,共1页李远芳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对自由和解放的追问构成了人最为本己的幸福和希望。但与马克思对人的思考有多重视角转换的情况相一致,后继马克思主义者也在对人的理解上存在着不同的立场和分歧。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念的辨析,不仅有助于澄清历史唯...
关键词: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人学观念 中国哲学登场 
彼特拉克作品中的自然人学观念被引量:1
《文学教育(中)》2014年第5期29-30,共2页杨家宇 
大自然美景不仅起到衬托作用,还具有哲学意义上的引领作用。在彼特拉克看来,自然之美景不仅是通过人对"爱情诗"[1]和对"人和人学的关注"[2]而实现的,而且人是"通过不同事物寻求欢乐"[3]的手段,因为在了解世界的诸般事物中,对人的研究才...
关键词:彼特拉克 自然人学观念 
福克纳小说中作为宗教文化符码的耶稣形象被引量:1
《圣经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301-320,共20页王钢 
福克纳在小说中以耶稣形象影射达成拯救的关键性信仰途径,从而展示了强烈的宗教精神和宗教寓意。通过对福克纳小说中具有物理性质的"类耶稣基督"形象、精神属性的耶稣形象以及孩童形式的耶稣形象进行考察和分析,可以发现福克纳是如何利...
关键词:福克纳 宗教文化符码 耶稣形象 人学观念 
民俗之“民”与“人”的文学:从民俗视角探微中国现代通俗小说
《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2期202-204,共3页周东华 
民俗之"民"不是单一的、个体的、独特的,具有在一定历史时期和地域范围内存在的共有的文化风貌和风俗习惯的群体性特征。在民俗视界中,作为个体的人的文化进化也是以民俗为核心的,个体受群体中民俗的影响甚至控制。文学是人学,从民俗视...
关键词:民俗之民 人学观念 通俗小说 
政治解冻与文学批评生命的获得——新时期之初文学理论与批评研究(1979-1984)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101-106,共6页韩伟 杨晓燕 
中国社科院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0430060);2008年度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
新时期之初,随着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的胜利召开,文学从属于政治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改观,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重获新生。以理论批评与作品批评为基点,试图从"人学观念的确立"、"为文艺正名"、"走向审美化的文学批评"三个方面阐述新时期政治解...
关键词:新时期 文学批评 人学观念 审美反映论 审美化的文学批评 
“五四”人学观念与自由主义思潮
《晋阳学刊》2007年第5期117-120,共4页刘忠 
"五四"时期,人学观念的建立与自由主义思潮的形成是联系在一起的,人学观念的倡导为自由主义的中国化营造了必要的社会氛围,自由主义思潮的形成为人学观念的深化提供了思想、文化资源。不过,围绕人性抒写和社会改良等问题,自由主义文学...
关键词:“五四”时期 “人学”观念 自由主义 中国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