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我

作品数:300被引量:13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延斌王成进付文中谈凤霞魏祯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桐乡市濮院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哲学宗教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他人与自我的双重目光——《孟子》“四体不言而喻”的两种解释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郭矩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036);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国学单列课题重大课题(20GZGX03)。
《孟子》“广土众民”章末句的断句、注解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其中,“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的断句更为合理.“睟然”“盎”“四体不言而喻”均为修饰语,说明君子“面”“背”“四体”的气象.关于“四体不言而喻”的解释存在他人的目光...
关键词:“广土众民”章 四体不言而喻 他人 自我 赵岐 朱熹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5期202-202,共1页冯兵 赵欣 
劳动思想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思想,劳动伦理是劳动思想的重要内核。马克思主义劳动伦理思想经历了奠基、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奠基阶段的发轿之作。其中所蕴含的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理念包括:劳动本...
关键词:奠基阶段 劳动本身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伦理思想 自由自觉的活动 人与自我 劳动伦理 和谐统一 
《朱子家训》中的修身齐家思想被引量:1
《人民周刊》2018年第19期70-71,共2页降瑞峰 
《朱子家训》是思想家朱熹晚年写给族内同人的一篇短文。全文只有300多字,简洁明快,力透纸背。朱熹将其一生总结提炼的理学精华融入其中,并用通俗的语言作了阐释和说明。他从家族的世代兴旺和国家的长期繁荣着眼,就家国、言行、情理等...
关键词:《朱子家训》 齐家 修身 伦理规范 人与自我 思想家 朱熹 国家 
生态危机的心态危机之根源及其研究价值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56-61,共6页石旭 包庆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哲学基本范畴研究"(编号:11BZX029);内蒙古大学生态哲学创新团队项目(编号:121106-22)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日趋加剧,人们自觉反思表征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生态危机及其产生根源问题。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有技术实践层面、体制制度层面等,但最主要的还是人的精神或思想层面的一种表征人与自我关系失衡的心态危机。在深...
关键词:生态危机 心态危机 人与自然 人与自我 生态文明 
独处之后,学会谦虚
《妇女生活》2015年第1期33-33,共1页
意大利传奇导演费里尼说:“独处是种特别的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多见。我向来羡慕那些拥有内在资源、可以享受独处的人,因为独处给你一个独立空间、一份自由,这些是人们嘴上喊‘要’,实际上却害怕的东西:人生在世,没有什么比...
关键词:谦虚 学会 人与自我 意大利 能力 享受 思绪 
和谐: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理想
《时事报告》2014年第10期42-43,共2页秦宣 
和谐是反映事物与现象的协调、适中、秩序、平衡和完美的存在状态的范畴,是多样性的协调和统一,描述的是事物存在的一种美好状态。和谐,具体指的就是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协调共进的良好状态。在人与自我...
关键词:和谐 价值理想 人类社会 人与自然的关系 存在状态 人与自我 人与社会 相互依存 
传统文化——济世之良药
《青少年日记》2014年第1期62-63,共2页石治国 
反思当下,曾几何时,社会变革之机,人心浮躁,人们行事违背伦理道德,或事业受挫,或家庭不和,或人际失调,追求一时财富,而造致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大危机生成,自然灾害频发,
关键词:济世 文化 社会变革 伦理道德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自然灾害 
人史关系中的隐喻生存——何工新作
《艺术当代》2012年第10期54-57,共4页查常平 
在伺工的作品面前,无论不同的批评家对于艺术有着什么样的观念,都需要将其纳入人与历史的关系中来讨论。它们为艺术爱好者打开了关系美学中的人史向度。根据关系美学的世界图景逻辑理论,一切发生在艺术家的创作、艺术接受者的欣赏过...
关键词:隐喻 世界图景 艺术家 逻辑理论 欣赏过程 人我关系 人物关系 人与自我 
“冲突与和谐”多维钻探
《作文成功之路》2012年第6期11-17,共7页陈阿永 
此文题内涵和外延极广,涵盖自我、社会、人生的诸多方面,因此能涵融很多文题,如能参透此题,必能收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之效。诚如作者所说,绝大多数作文题都可从以下四个角度——“人与自我”“人与人”(企业间、民族间、国家间...
关键词:钻探 和谐 冲突 “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 作文题 
再论人与自我身心关系是道德调节的应有之义被引量:1
《江海学刊》2012年第2期54-58,238,共5页陈延斌 王体 
学界在阐释道德概念时内涵过窄,道德调节范围应当拓展。善恶关系存在是道德发生的充要条件,以此分析人自我身心的相对独立性,可见人与自身(肉体自我)和自心(精神自我)之间存在着作为道德关系成立的充分前提和基础,因而人与自我身心之间...
关键词:道德 道德调节 人与自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