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话语

作品数:16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茂全丁晓原沈金耀彭正生凤卓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广州大学兰州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文坛》《文学评论》《文艺评论》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式自然文学构建:美的极致是自洽的孤立——以刘诗伟散文集《人间树》为中心的思考
《百家评论》2023年第2期95-106,共12页刘艳 
当代作家刘诗伟小说与散文两种文体兼擅,所写的文学评论也极具洞见,其散文集《人间树》2022年10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刘诗伟以《人间树》这本散文集的实践性写作,展示了他的散文观、他关于什么是真正的自然文学的写作理念。与梭罗...
关键词:《人间树》 刘诗伟 自然文学 散文话语 散文文体创新 
近年散文话语的转换及新变--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为观察点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4期78-86,共9页陈剑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散文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18BZW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促使当代散文格局发生了新变。这种新变既得益于全媒体时代文化语境的变化,又是当代散文话语方式转换的结果。新文化大散文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大散文。它推崇中国“文”的传统,强调回到中国精神的...
关键词:新文化大散文 非虚构写作 散文话语 转换 新变 
近年散文话语的转换及新变——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为观察点被引量:12
《文学评论》2022年第1期188-196,共9页陈剑晖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散文文化与当代文化建设”(18BZW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促使当代散文格局发生了新变。这种新变既得益于全媒体时代文化语境的变化,又是当代散文话语方式转换的结果。新文化大散文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大散文。它推崇中国“文”的传统,强调回到中国精神的...
关键词:新文化大散文 非虚构写作 散文话语 转换 新变 
散文话语节奏的认知识解与翻译被引量:4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93-97,共5页邱文生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学话语修辞识解及其翻译认知研究”(项目编号:2014B079);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大学英语教师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叙事研究”(项目编号:JSZW20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节奏不仅仅是散文的一种具有周期性的外在形式因素,而且是散文意义表现的内在组织方式,它可以统摄文本的形式和内容,体现文本的诗学价值。在翻译层面上,出于节奏前景化带来的诗学效果的考虑,散文话语节奏的翻译就意味着宜在译文中重构...
关键词:散文话语 节奏 认知 识解 翻译 
乡土物事的细描与土地伦理的沉思——东乡族作家钟翔的散文世界被引量:1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9-24,共6页郭茂全 段沙沙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比较文学视域下的生态散文研究"(14XZW011);2015年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5LZUJBWZY001)
钟翔的散文以中国西部乡土为表现对象,以细腻质朴的散文话语描摹了乡土物事并呈现了乡村伦理和土地伦理,建构了一个独具魅力的乡土世界。钟翔的散文是对民族精神的自觉传承,也是对精神家园的不倦找寻。
关键词:钟翔 乡土生活 土地伦理 散文话语 
论蕾切尔·卡逊的生态散文《寂静的春天》被引量:1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561-565,共5页郭茂全 
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LZUJBWZY008)
分析了蕾切尔·卡逊的生态散文《寂静的春天》表现的生态思想,认为蕾切尔·卡逊在作品中指出滥用化学农药是引发严重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表达了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想。《寂静的春天》是科学话语与散文话语跨学科结合的产物,对...
关键词:蕾切尔·卡逊 《寂静的春天》 生态思想 散文话语 文学影响 
王小波散文话语的时代意义被引量:1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55-58,共4页凤卓 彭正生 
巢湖学院2011年科学研究项目(XWY-201103)
王小波散文集《沉默的大多数》,通过话语理论与文化、政治、实践三个角度进行整合性的剖析,对王小波散文话语的时代意义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对其独具的话语特色进行详尽的解析。
关键词:王小  《沉默的大多数》 文化 政治 实践 
散文话语与理想文化人格的相互建构被引量:2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71-76,共6页沈金耀 
各种文化力量通过话语建构人的身份,人因此被割裂为各种身份,但人在被建构的同时也是能建构的,人能建构的是人格,愿意建构的是理想文化人格。文化诗学重视文学话语与人的生存的相互建构,文学话语对人建构的不是身份而是人格,散文话语与...
关键词:散文话语 理想人格 文化诗学 
浅论中国鄂西南散文话语的精神特质与艺术建构被引量:1
《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113-117,共5页杜李 
中国鄂西南散文独特的精神特质与艺术建构,常常是以边缘性的话语姿态呈现在世人眼际的。彰显自我生命精神的优越、自觉弘扬边缘文化的圣洁、显映鄂西南人独特的生活姿态,是鄂西南散文独特的个性模式和书写方式。主流文化、中心文化与传...
关键词:鄂西南散文 精神特质 艺术建构 
现当代散文话语的开端和源泉——论五四散文的话语方式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33-134,共2页程德强 
五四散文话语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话语系统。以个人的视角对外在世界进行观照是五四散文独特的散文视角,直抒胸臆、对意象的描摹和对意境的创造是五四散文的艺术手法,自由流淌的结构方式是它组织材料时共同的特征,具有简单味和苦涩...
关键词:五四散文 话语方式 散文视角 散文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