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园间作

作品数:101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政巢新冬仝斌张益农王雪根更多>>
相关机构:睢宁县蚕桑技术指导站沛县栖山镇人民政府黑龙江省蚕业研究所浙江省嘉兴农业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蚕桑茶叶通讯》《农技服务》《新农村(黑龙江)》《四川农业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宜宾市科技计划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桑园间作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被引量:1
《北方园艺》2023年第23期148-152,共5页孙波 赵会长 周洪英 吴洪丽 刘启燕 王卓仁 
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18-SYZ10);湖北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HBHZDZB-2021-023);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BBA245);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BBA153)。
为提高桑园经济效益,根据大球盖菇特性,以蚕桑产业大宗副产物桑枝为主要原料,加入秸秆等其他农业副产物,在桑园内间作大球盖菇,可产生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结果表明:桑树按宽行距170 cm,窄行距80 cm,株...
关键词:桑园 间作 大球盖菇 技术 
桑园间作多花黄精栽培模式初探被引量:1
《北方蚕业》2023年第3期36-40,共5页王佩云 陶姗姗 李冰 
安徽省科技特派员项目(2023tpt104);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人才项目(QNYC-202113)。
多花黄精是一种抗旱、耐旱、喜阴作物,利用桑园桑叶遮阴的环境条件栽培多花黄精不仅能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而且有利用于桑产业走生态复合经营之路,拓宽农民致富空间。本文总结了泾县桃花潭镇开展桑园间作多花黄精的仿野生栽培及桑园...
关键词:桑园间作 多花黄精 栽培技术 
间作模式对桑园土壤养分及产量效益的影响被引量:4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5期100-107,共8页周丽 贺兵 李冬兵 刘学锋 曹文 余世权 刘筱雪 王一 
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18-SYZ19);宜宾市科技计划项目(2022NY008).
为探究不同桑园间作模式下各间作体系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差异,并优化桑园间作,以桑树净作(CK)为对照,另设桑树间作大豆(MS)、桑树间作花生(MP)、桑树间作甘薯(MSt)、桑树间作马铃薯(MPt)4种间作模式,分析了5种模式对桑园土壤肥力、桑叶及...
关键词:桑园间作 土壤养分 土地当量比 产量 综合经济效益 
桑园间作大球盖菇效益突出
《四川蚕业》2023年第1期54-54,共1页吴洪丽 
桑枝栽培食用菌是目前桑枝综合利用技术中最成熟、技术推广面最大的一项技术。大球盖菇是近年来国内快速发展的一种食用菌,具有较强的抗杂和抗逆能力,可在大田、林下等地,可利用多种农林废弃秸秆资源进行栽培。经过技术改进和试验示范,...
关键词:大球盖菇 栽培食用菌 抗逆能力 桑枝 技术推广 桑园间作 生态效益 综合利用技术 
17个大豆品种果桑园间作成效比较
《四川蚕业》2023年第1期31-34,共4页柳江 木甲子 王忆 冉新 付强 刘浩 李亚梦 赵亮 
凉山州蚕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LSCY-2022-02);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蚕桑创新团队项目(SCCXTD-2023-17)。
为了充分利用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对果桑园间作的17个大豆品种的大豆产量、整株干物质产量、百粒重等经济性状进行调查、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大豆产量最高的是“川豆155”“贡春豆25”,均为157.44 kg/667 m^(2),其次是“贡豆选22-6”...
关键词:果桑 桑园 大豆 间作 品种筛选 
鲁西南地区小麦—西瓜套作高效种植模式被引量:2
《中国农技推广》2022年第1期45-46,共2页高海堂 
间套作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其中就有桑园间作豆科作物的记载,经历了2000多年的农业发展,间套作技术逐步演变为一种高效集约化种植模式,在现代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1]。套作技术不仅可提高...
关键词:《齐民要术》 高效种植模式 豆科作物 土地利用方式 农书 现代农业 复种指数 桑园间作 
寒地桑园间作防风实用高产技术
《农村科学实验》2020年第11期92-93,共2页张跃辉 
通过寒地桑园间作防风,能够大幅提高了桑园的综合效益,我们总结出了包括选地与施肥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与贮藏等主要技术环节的实用高产技术,以供广大蚕农朋友借鉴。
关键词:寒地 桑园 间作 防风 技术 
技术名称——桑园间作套种模式及效益分析
《蚕业科学》2017年第3期528-528,共1页李龙 
技术依托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技术概述 充分利用桑园的空间和土地进行合理间作,可提高桑园的光能利用率,增加桑园的复种指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更有利于桑树和间作物的生长,从而增加了蚕农...
关键词:间作套种模式 桑园 效益分析 技术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光能利用率 名称 杂草生长 
桑园间作黄芩技术探讨
《北方蚕业》2017年第2期47-48,共2页赵涛 田金全 
桑园间作黄芩,每667m^2桑园可增收3 000元以上。介绍了陇南地区间作黄芩的生产经验,总结提出桑园套种黄芩生产技术要点。
关键词:桑园 间作 黄芩 
桑园间作地黄技术要点被引量:3
《北方蚕业》2016年第1期60-61,共2页刘力 张洁花 王宏恩 沈琦 杨滨浩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2)
桑园通过间作地黄,掌握地黄种植技术,每667m2桑园可增收2000元以上,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桑园产出率。
关键词:桑园 间作 地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