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

作品数:483被引量:281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单侠王邦维曾友和高秀军石建刚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佛教协会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教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比丘六物
《佛教文化》2022年第5期108-113,共6页王欢 
僧伽梨。比丘六物,指比丘常用的六种物品。这六种物品分别为僧伽梨(大衣)、郁多罗僧(上衣)、安陀会(中衣)、钵、尼师坛(敷布坐卧之具),以及饮水所用的滬水囊等。一、僧伽梨僧伽梨,汉译为“众聚时衣”,又称“大衣”,即重衣、杂碎衣、高...
关键词:僧伽梨 尼师 安陀会 二十五条 多罗 
佛教常识答问
《佛教文化》2022年第2期121-123,共3页赵朴初 
问:为什么出家佛教徒要有僧伽这样的教团?答:对个人来说,为了在学修上和生活上互相切、互相帮助,出家人必须过僧伽的团体生活。对整个佛教来说,要有出家佛教徒组织的教团来担负起“住持佛法”的责任。僧伽所以被称为三宝之一,就是因为...
关键词:佛教事业 佛教常识 僧伽 教团 三宝 佛教徒 佛法 住持 
僧人随身具——比丘六物
《佛教文化》2015年第6期124-125,共2页白化文 
僧人随身具 “随身具”这个术语,大致可以概括允许僧人保留的个人生活与学习用品的全部内容。 佛教出家五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大体上可以总称为僧伽,意译有“和”“众”“和合众”等,还有因众僧人和合如...
关键词:僧人 个人生活 学习用品 比丘尼 出家 僧伽 和合 意译 
妙文:一位学者僧伽的佛法追求
《佛教文化》2012年第6期52-55,共4页程显好 
一连在电话里约了三次,妙文法师终于挤出时间,答应接受我们的采访。在他从南方募化回来的第二天,我们便驱车前往位于新宾县北四平乡宝汤村外的南赡极乐寺。
关键词:佛法 僧伽 学者 新宾县 时间 法师 
海归博士僧伽的生活方式——一位大学“僧人教师”的“衣、食、住、行”
《佛教文化》2012年第5期36-39,共4页墨岩 
你穿上了僧服,就要时刻注意自己出家人的身份和威仪。我们可以为了适应环境进行一些变化,但不能改变的是道心……
关键词:生活方式 教师 僧人 大学 僧伽 博士 适应环境 
现代僧伽教育之现状与展望
《佛教文化》2010年第4期10-13,共4页释正慈 
中国大陆地区,白改革开放以来,在宗教自由信仰政策的指引下,各地佛教道场相继恢复,僧才培养工作也逐步开展,但由于办学模式陈旧,修学并重的教言未见落实,加之教学理念、教育方式、师资力量乃至课程安排等方面未能契合当今时代的...
关键词:教育方式 展望 现状 僧伽 现代 中国大陆地区 改革开放 宗教自由 
僧伽资格与寺院职能
《佛教文化》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济群法师 
佛法住世,靠的是住持三宝,其中以佛菩萨造像为佛宝,三藏十二部典籍为法宝,剃发染衣的出家人为僧宝。但佛像高高在上,经典深奥难解,所以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的印象,往往是来自现实中的出家人。出家人庄严脱俗、品行高尚,他们就会...
关键词:职能 寺院 资格 僧伽 家人 佛教 佛法 住持 
现代僧伽禅修教育刍议
《佛教文化》1999年第6期23-26,共4页圣凯 
关键词:禅修 中国佛教 汉传佛教 佛学院 僧伽 教育方式 禅法 现代社会 学习与实践 气功 
词二首
《佛教文化》1996年第4期36-36,共1页大哑山人 
关键词:太虚大师 凤凰花 浣溪沙 五十年 失语 忘世 瑜珈 示寂 新史 僧伽 
志仁求道 大德风范——九华名僧仁德法师
《佛教文化》1994年第4期23-23,共1页邓子美 
九华名山位于安微青阳、太平等县交界,为中华佛教圣地。全山大小寺院78座,现常年在山修持的僧尼达五百余,主持全山佛教事务的就是当代禅门大德——仁德法师。 “仁者,人心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德者,善业也。仁德法师一生不负众望...
关键词:仁德法师 名僧 修持 佛教圣地 告子上 丛林制度 宣化上人 地藏王菩萨 省佛教协会 僧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